辽东那边的兵马还没有到达京城,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跟着吴襄吴三桂他们来了,大部分还在路上。
左良玉也是如此,大部分还在路上。
至于皇太极,他要绕过漫长的草原去陕西,距离更远。
在兵马尚未到位的这段时间里,孙传庭驻扎在陕西的兵马尤为重要。
若是用的好了,将会发挥奇效。
可孙传庭一直没有回信,这让朝廷的这些人心里忐忑不已,不知道该怎么办。
经过周延儒一众人的讨论,他们,拿出了一个铤而走险的险恶办法。
以周延儒为首的文官,和张之极为首的勋贵,奏请朱慈烺,请下圣旨,收回孙传庭的军权,使其归顺。
圣旨还是内阁起草的,一个十岁的小娃娃懂什么?硬是被周延儒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但是,曹化淳不是傻子。
他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若是他不同意,内阁这圣旨,别想盖印。
曹化淳作为崇祯最忠心的太监,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周延儒这些人做出欺主的事?
可是,他还是小看了这些人,轻视了这些人的无耻程度。
自“明末三大桉”之后,“第四大桉——夺印桉”爆发。
崇祯十二年,六月三十日,一市井醉汉手持刀枪冲撞禁宫,意欲“行刺”,竟畅通无阻,直至寝宫之外。
曹化淳等太监大惊失色,连忙调集人手阻拦。
与此同时,一伙面戴黑巾的青皮流氓,冲入司礼监衙门,夺了里面的印信。
以周延儒为首的内阁“高度重视”,联合京营,拿下醉汉,同时追索大印。
一日后,大印被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