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的那些军户,也尽数投降。
城中的这些俘虏和军户,在士兵的带领下,往镇城押送。
和这些人一起去的,还有长乐堡的军户以及士兵,当然了,王大柱也在里面。
不只是长乐堡和双山堡,短短的七八天内,延绥镇叁十六营堡,全都落入孙杰手中。
也有人反抗,领兵造反。
但在绝对的优势之下,他们只有灭亡,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贺人龙把延绥镇仅剩的精锐全都带走了,剩下来的这些,说难听点,就是土鸡瓦狗一般的战力,指望他们打胜仗,毫无意义。
带来的两千士兵,尽数换防,驻军叁十六营堡。
营堡中的军户和官军士兵,尽数被带到镇城中。
数量很多,男女老少林林总总差不多在八万人左右。
这些人,将会全部被孙杰带回西安府附近。
西安府附近的田地可不少,把他们安置在那里最好不过。
里面的青壮,身体素质好的,会被抽调出来,编练新兵。
明军能不能打仗,取决于如何对待。
历史上的明军在明朝这边时,几乎都是些怂包货色。
可当他们投降了建奴后,就像是勐虎下山一样,战力飙升。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建奴能给他们吃一口饱饭。
毫无疑问,士兵的战斗力主要看领导。
领导的好,战力自然强,领导的差,自然不堪。
不服从的人都死了,剩下的这些人,只有顺从的份。
王大柱站在人群中,看着前方的孙杰,心中苦涩。
孙杰给了他机会,他自己没把握住,这怪不了别人。
可心中还不服气,牙齿一咬心一横,直接冲了出去。
扑通一声跪在孙杰面前,大声道:“将军,小人辜负了将军的厚望,只是,希望将会能再次给了机会!”
脑袋紧紧的贴着地面,心中满是渴望。
看着地上的王大柱,孙杰道:“过几日,我会招募新兵,到时候你来吧,要是能过,自会招揽,若是不能,便好好的种地吧!”
“多谢将军开恩!”王大柱连连感谢。
重又站了起来,一熘烟的缩进人群。
看着孙杰兵马的精锐铠甲,王大柱握紧了双拳。
“我一定能行!”
心中大喊打气。
几天之后,孙杰带着这些人南下西安府。
赵大顶被他留在了这里。
短短几天之内,延绥镇尽入孙杰之手。
接下来的计划就简单了,无非就是把延绥镇的经验在宁夏镇和甘肃镇复制一遍,不过,当务之急是先编练兵马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