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明白这些道理,自然也不会舍近求远,抛弃陕西,从而去选择其他地方。
不过,开府事大,不能随意拍板而定。
孙杰看着站起来的这个士绅,笑着说道:“这位看着眼生啊,以前没见过?!”
这士绅恭敬的回道:“在下寇礼,蒲城人,前不久,刚搬到西安府,和孙先生乃是旧事,将军不认得也是自然!”
“姓寇?莫非,阁下是寇相忠愍公的子嗣?!”孙杰有些差异。
寇相便是北宋宰相寇准,人送诨号寇老西,谥号忠愍。
他老家便在蒲城,孙杰听到这人姓寇,又在蒲城,自然会联系到寇准身上。
寇礼道:“孙将军说的不错,在下正是忠愍公的子嗣。”
也是,孙初文是孙丕扬的子嗣,寇礼是寇准的子嗣,两人的家族在陕西这个地界上,都是有名有姓的存在,两人认识也很正常。
“原来如此!”
又接着说道:“总兵不总兵的,朝廷自有安排,以后肯定也会移驻西安府的。事情多了,自然要开府。”
房间中的众人皆屏气静听,见孙杰说到这里,松气声一大片。
寇礼也不再纠缠这事,行了一礼,又坐了下来,恢复了刚才的模样。
“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不能拍板而定!”孙杰说道。
士绅能不能用?
当然能用,但也要看怎么用。
用的好了,助力很大。
“行了,这事着急也没用,先慢慢来!”
孙杰说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有愿意跟着孙杰或者秦商的士绅,自然也有不愿意跟着孙杰的老顽固。
西安府中依旧有不少“忠于”朝廷的老顽固,在知道城中士绅去给孙杰接风洗尘后,破口大骂,说着什么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话。
......
这顿饭吃的时间长,席间的人不断举杯,讨好孙杰的那个热火劲也是没谁了。
一直吃到后半夜,才意兴阑珊的散了。
回到住处,孙杰躺在床上,想着今天在宴席上的那些事情。
今天的接风宴,其实就是一个站队宴,来的这些人,他们心里也和明镜一样。
那个寇礼说的没错,开府是一定的。
只是,孙杰不想用这个时代的那套方法来。
现代有更合适更先进的现成方法,稍作改动就能直接用,也不用费什么心神。
躺在床上的孙杰很快便构思了一个大概章程。
孙杰是这样想的,在他之下,设置五个部门。
文参院,军参院,纪参院,大律院,大法院。
文参院下辖:农部、户部、礼部、工部、工业部、财政部、税部等部门。
这些部门,只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不得越过所属职责,插手其他部门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