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要靠着他们抵挡建奴,崇祯早就活剐了他们。
还有左良玉这些地方军阀,也是仗着手中兵马多,不然的话,哪里敢嚣张跋扈?
说到底,还是崇祯手中没有兵权,没有兵马。
要是他手中有兵马,这些军头敢这样吗?
京城虽然有京营,可那是个什么情况,崇祯一清二楚。
之前建奴兵围京城时,崇祯曾派京营兵马出去抵挡过。
可结果差强人意,几乎望风而逃,没有一点战力。
哪怕是京营中最精锐的神机营,也是这幅模样。
洪承畴和孙传庭手中有兵马,可这和崇祯有什么关系?
他们两个是文官,别看杨嗣昌和孙传庭不对付,要是触及到根本利益,恐怕直接互为一体了。
这便是崇祯的困局。
朝中的这些兵马,没有一个人听他的。
而孙杰以及他的兵马,便是崇祯的破局之法。
孙杰不属于任何人,不属于辽东,不属于文官。
本来是秦王的叛军。
秦王造反过去没多久,估计没多少人注意上。
在崇祯看来,孙杰是独立于军头和文官的第三者,说不定还真的能拉拢过来。
也不需要孙杰臣服于崇祯,只需要把他立起来,把他竖起来,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最大的功劳,拥有最高的地位和官职。
这样一来,辽东的那些红眼病岂能心安?
到时候再施以引导,让他们内斗,而崇祯居中,调和阴阳。
说不得还真能稳住局面。
孙杰能归顺更好,不能归顺也无妨。
最关键的是,孙杰这些兵马刚刚好。
四千披甲士兵不多不少。
少了,可能在这次的战事中没法立功,甚至还可能保不住自己。
要是这样,以后就算对上辽东那些人,也会被吃干抹净。
多了,就不好控制,事情甚至不会按照崇祯预想的来。
阵阵秋风起,满院黄花积。
崇祯背着双手,漫步在这略显破败的御花园中。
天启年间的御花园最为绝美,魏忠贤这个好奴才为了讨好天启皇帝,大肆修缮御花园。
那时的御花园,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赏。
崇祯登基之后,削减了御花园的用度,几乎全都削没了。
相较于天启年间,荒芜的厉害。
崇祯没有任何不满,此时的他心情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