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语气平缓,道:“若今日败者是我呢?能活命乎?!”
孙传庭摇了摇头,“不能!”
“不送,慢走!”
孙杰拱了拱手,面无表情。
这便是人情冷暖了,道德功名利禄场,从来都是这般现实。
……
踏着日暮,孙传庭走进了巡抚衙门。
吹了风,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竟有几分寒意。
身后的街道上,阵阵尘土飞上了天空,更显仓皇与萧瑟。
走至大厅外,深深的吸了几口气。随后走了进去。
曹化淳和杨嗣昌两人坐在里面喝着茶,看上去好不惬意。
人的悲欢从来都不相通,他们本来只是一个过客,走后,烂摊子还得孙传庭来收拾。
“如何?”
放下手中的茶杯,曹化淳站了起来,脸上多了不少轻松。
将和孙杰签订的条约拿了出来,交给了曹化淳。
看着上面的内容,曹化淳笑的很开心。
上面的那些内容,和他曹化淳几乎没什么关系。
此事已经了解。
杨嗣昌凑到曹化淳旁边,将上面的那些内容全都看了去。
和曹化淳反应差不多。
“如此来看,孙杰倒是个识时务的,此番来看,倒也不差了!”杨嗣昌长出一口气,说不出来的轻松。
孙传庭坐了下来,静静的看着房顶,沉默不语。
“此番倒是苦了孙大人,这样吧,送与陛下的奏疏捷报,便由在下操笔吧!”
杨嗣昌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都快赶上野路旁边的野花了。
孙传庭没说什么,便由着他去了。
杨嗣昌有几分本事,笔上工夫更是出众,深得春秋笔法之精髓。
当天晚上,一份“完美无缺”的奏疏写了出来。
上书:“……逆王势大,其逆党贼羽盘踞城外富平县处,经营数十载,从者甚众,浩浩荡荡八千余精锐。
……
伯雅御敌于城外,然南原新胜,兵马疲弊。
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谋。为陕西百姓计,亦为天下生民谋,伯雅三入虎穴,口灿莲花……
曹如(曹化淳的字)亦舍生而取义,三入逆贼之巢,晓之以理……
文弱(杨嗣昌的字)居于府城,调和各方,运筹帷幄……”
洋洋洒洒八千言,总而言之就是,秦王被我们抓了,可是他的手下还不服气,想要报仇,我们这些人不畏生死,说明大义,不费一兵一卒,让他归顺朝廷了,平白无故得好几千精锐,还不要军饷。
到时候赏赐他一个陕西中路参将就能打发。
这都是我们仨的功劳,陛下,您看我们厉害不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