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此次书院置办的拜师宴,几乎将整个县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请来了。
光是这份凝聚力,只怕就比之前的渔帮要强。
“既然来了,就老老实实吃吃喝喝,懂吗?”
赵长青语重心长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当即有些难堪,不过还是硬着头皮说道:“请山长放心,贫道今日来没有恶意。”
赵长青点了点头,道:
“有恶意也不怕,你看到我们书院那边的一颗梅花树了没?树底下埋着几个人的骨灰呢,不介意多一个。”
上善道人心中一惊,连忙道:“山长,您说笑了,贫道...”
话还没说完,便被赵长青打断,
“谁跟你说笑了,你以为我很闲的吗?难道你不知,骨灰这玩意,营养价值很高的吗?非常有利于草木生长。”
上善道人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是好,只觉得自己后背发凉。
...
“吉时已到,拜师礼正式开始!”
随着苏瞻一声吆喝。
赵长青当即便坐在正堂里的首座。
曹渊站在他的右边。
轩辕静姝和鲁达,则站在他的左边。
身前右边第一个坐位,是宋淮。
苏瞻需要主持整个拜师礼节,所以,暂时不能落座。
至于那些客人们,只能站在厅堂外观看。
就连苏衡都是如此。
他们不是书院的人。
亦不是赵长青的至亲好友,更不是儒家中人。
所以,无法在收徒的时候,坐在里面。
他们也很理解。
毕竟,诸子百家,各有各的规矩和说法。
他们也从这场拜师宴的一些细节上看出来。
在诸子百家中,当属儒家收徒的规矩最为严苛,礼仪最为繁琐。
这在某些人眼里,是一件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
但是,有一些人也会觉得,这才是能够体现一个门派底蕴的文化精髓。
总而言之,对赵长青他们来说。
其实很简单。
当自己万分注重这件事情时,他人才会跟着一起尊敬重视。
...
紧接着。
先是将朱雀儿准备的六礼,命人放在厅堂当中。
一旁观看的人很不理解。
那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