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廉使暗中埋怨老仆,给柴房上锁,岂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老仆的脸色也开始发白,紧张地搓着双手。
“把门锁劈开!”
绍荣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哗啦”
门锁落地,宋廉使忍不住闭起眼睛。
“进去搜!”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宋廉使偷偷面向北方在心里念了句:“陛下,恕臣不能继续尽忠!”
等了一会,绍荣面色古怪地走了出来,手里还捧着一个前朝的瓷瓶。
“宋判官,你特娘的还真会藏东西。这么好的玩意竟然放在柴房里。”
没发现?哈哈……
宋廉使和老仆同时松了口气。
“这么贵重的宝贝,您可得收好喽!”
绍荣伸手递过瓷瓶。
宋廉使下意识地伸手去接。绍荣却故意提前松开了手。
“哗啦”
瓷瓶落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绍荣夸张地退后一步。
“宋判官,这可是你自己没有接住,千万别赖在本将头上!”
随后,他又看向两边的士卒道:“弟兄们,你们可得给俺做证。俺可不是故意摔的宝贝!”
“是宋判官没有拿好,俺们都看见了!”
几名机灵的士卒大声回答。
绍荣满意地一笑,冲着宋廉使拱手道:“宋判官,可能是情报有误,多有打扰。不过,那个躲在门房吃饭的年轻人,俺得带走。现在城内难民太多,难免混进个把朝廷的奸细,还请你体谅一下。”
看着地上的古玩碎片,宋廉使努力挤出笑容道:“将军客气,都是为了保卫应天的安全。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大气、敞亮!”
绍荣挑起大指,带着士卒走出宋府。
等送走了绍荣,老仆赶紧将踢坏的院门重新装上,随着宋廉使赶住柴房。
柴房里一片狼藉,金银器皿扔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