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样一来,反过来说,等于每一轮的攻手其实比较明确,至少是前排攻手比较明确。
除非攻手是极为强力的,能搭个好二传一打几的那种,否则也就等于没有了攻击强轮。
当然,他们其他人不是不能打,可似乎他们的战术很死板,偏防守的球员除了打快攻,基本上很少打那些主动的调整攻。
就像现在,在主力攻手进攻前,他们已经在有意识的调整,准备着保护球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支把防守当成命的球队。
因此,当主攻手踏跳扣球时,蓬蠡队这边,温霄卿和李峰已经准备了双人拦网等着了。
他们的拦网也不激进,没想着一杆子打死,只是保控着防直线和防对方打手。
至于斜线和小角度内场扣球,如果对方真能打,自然有前排保护的韩晨和后场的三位队友来负责。
地面保障防守和后排防守,根据拦网球员的控制来配合。
这本就是蓬蠡队一直练的防守配合。
林幕此轮在后排5号位,温霄卿和李峰的拦网准备本就是通常的防守战术配备。
如果是二号位进攻就是李峰和温霄卿,韩晨稍拖后保护。
如果是四号位,那就是李峰和韩晨,温霄卿保护。
如果是三号位,那还是李峰搭配前排一人,甚至两人,情况根据对方的实际进攻而定。
而且,会根据对方的攻手进攻时的顺利与否来决定是直接想拦死,还是以控制封堵为主。
比如此球,就属于对方能正常打好的球,而两人的拦网,手型张开时,已经把直线范围封了个严严实实。
至少在林幕的判断中,如果他来打,想打个穿透直线也很难。
因此,他选择了有意识的向右半场靠了些。缩小了后场几人所要控制的防守面积。
或许有人说这是赌,但林幕可不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