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让很多事情都失去了意义。
“不死”不需要放在战争里来叙述,它更多地涉及到哲学、伦理、人性……用战争来讨论,过于冗杂。
而她更想把视角定位于——人。
她想写一系列的故事,写失去父母求生的孩子,写散尽家财救国救民的商人,写战后被迫流亡他国的士兵……这些不同身份的人代表组曲不同的乐章,组成了“流亡者”这个主题。
但这个版本,太抗争了!
它挑选了战争里那些值得记录的事情,让整个小说显得慨然而激壮,这个曲谱的风格是向上昂扬的。
可战争中,最多的,只是普通的平民老百姓,他们的篇章就只是平淡又普通,麻木又无奈的。
而时梦只想做一个简单的记录者。
所以最终的成稿已经完全不是她想象的样子,她没想到这本小说会变成这样一个——客观而真实的故事。
【小说的开头是一座繁荣的城市、热闹的街景,和日常生活的人们。
男主角生活在这里,他是一名钢琴家,有一个富裕而幸福的家庭。他是那么年轻,整个世界就在他的眼前。
然而战争于他们的国家爆发了,枪声爆炸声响起,唯有钢琴声仍在继续……
——钢琴已是他的生命。】
男主角的原型取材来源于秋元央,应该说,一想到音乐家或者说钢琴家,秋元央的模样就出现在她眼前,他有一双不流泪却哀伤的眼睛,他有音乐家的优雅和文艺。
他尊敬艺术,热爱音乐。
【但这是一个处于炮火中的年代,到处都在大战,到处都在打仗。不久后,广播里终于传来国家对敌军宣战的消息。
母亲给一家六口人做了丰盛的晚餐,因为这个宣战,他们对未来的和平重燃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