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不可被超越的苏芙站在场中央,随着音乐声的响起而开始滑动起来。
《高山流水》在本赛季出现的次数不多,本次世锦赛是第四次出现在观众面前,但是苏芙私下却训练过无数次,还根据前三次的表演进行过细节上的修改。
西雅玛大师总归是外国人,不一定能理解这首曲子的内涵,比如他就不太懂为何要断琴绝弦,明明用音乐祭奠亡友也挺不错的。
还有,西雅玛大师觉得乐师并不是真爱弹琴,因为能这么轻易的放弃,就不会是真爱了。
苏芙并不能跟对方解释这里面的含义,就算是解释出来对方还是不太懂,因为文化熏陶和历史背景的不同,造就了这些认知上的差异。
就像是她在大奖赛总决赛的表演滑里用的《山河图》,外国冰迷明显有点听不太懂,这让苏芙想到一个问题,关于如何文化输出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倒是真的可以学一下M国,他们在文化输出方面做的很不错。
单从铺天盖地的英雄电影,迪士尼动画电影里,都能看出他们的文化内核,他们并不是使用传统文化进行输送,而是用现代化的故事来包装他们国家的内核。
比如个人英雄主义、家庭观念、爱情观念等等,全部包含在电影里输送出去,就算是以华国古代故事《花木兰》的动画和电影,只是外壳披上其他国家的颜色,内底还是美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里还加上女性主义的色彩。
对比这些电影,苏芙更喜欢的是《流浪地球》里的饱和式救援,以科幻片外壳包装,展现出来的是属于华国的集体主义内核。
即便是没有主角团点亮推进器的火焰,依旧有其他队伍将推进器给点燃,M国是绝对不会理解、也拍不出来这种电影。
而这些行动里面,又蕴含了不少华国生生不息的寓意。
生命之火将会这样传承下去,就像是运动员所代表的不止是自己,而是国家。
冰场上,苏芙在第三个音符的压下同时,猛地左脚点冰,右脚起跳。
第一个跳跃是后外点冰四周跳,漂亮的点冰坑让人看了赏心悦目,起跳干净利落更是让人心情舒畅。
苏芙的点冰跳并不会像有些选手出现踩刃的问题,也因如此她的pre控制的格外漂亮,连裁判们将高清摄像头记录下来的慢动作回放好几遍,都找不出任何瑕疵。
op结束的时候,有记者问过苏芙,为何她的动作会如此标准。
苏芙表示有isu的严格要求,她当然是将所有能做好的事情全部做到毫无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