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清穿之纯贵妃是个真咸鱼> 第125章 番外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 番外7(3 / 5)

自古多少帝王追求长生不老,反被丹药误一生。乾隆受康熙帝的影响不少,不大信这些,然而曾经还是被丹药迷过眼,被苏梨末几句话怼了个清醒,从此再没碰过这东西。

如今听到同龄老人的养生之道,更是有了清醒的认知。

当然开千叟宴的目的也不仅是为了接待和恩赐这些老叟,最主要的还是向天下臣民炫一炫自己是如何父慈子孝,自己的子孙如何兄友弟恭,天上也感慕他的德行,许他五世同堂。

乾隆还令他的儿子们、孙子们、曾孙们进入殿内向召见的这些人依次敬酒,再由女婿福隆安总督办带领侍卫们向殿外所有参宴的老叟们一一敬酒。

不过这次千叟宴的确在各地掀起了不小的风潮,各地方官员也先后在当地举办了规模不一的千叟宴,并拨款给生活贫困的老者以做资助,还引导乡绅们捐钱修建育老堂,专门赡养那些无家可归无儿无女的老人。敬老爱老之风,一时盛行。

千叟宴如火如荼,寿康宫内的千媪宴也热闹非凡,琼浆玉液,玉盘珍馐,无一不精致。每个参会的妇人,在进入宴会厅之前,都有宫女在旁指引下从数盘鲜花中择一簪上。

含辛茹苦操持家事几十年,许多时候都忘了打扮自己。都是女子,谁不爱个花儿朵儿的,如今再度簪花,风流雅致的很,又俏皮又可爱。

这朵鲜花,激起了每位妇人深埋心底的那一抹小女儿情思,或是忆起年少的光阴,或是感怀美人迟暮,或是暗叹时光匆匆,最终引发对日后生活的期待—好好爱自己,才能反哺他人。

参加老媪宴的共计二百四十一位老妇人,每席九位,坐了二十七席,加上苏梨末、愉妃、婉嫔和林贵人坐的主桌,共计二十八桌席面。

人声鼎沸中,苏梨末一一望去,每位老妇人皆面色红润,不知道是鲜花的映衬,还是薄酒的微醺,透过她们苍老的面容,似乎还能看到年轻时候的轮廓。

古代女子实在不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什么笑不露齿,行动静默合仪,裙摆不飘,步摇不晃……被方方面面的教条约束捆绑的死死的,如今日这般不必拘束尽情吃喝交友谈话的大宴,对她们来说无疑是人生第一次。

一开始不甚放得开,这又是在紫禁城,经苏梨末几番言语下又用了些酒水,且都是同龄人有话可聊,渐渐也都放开了。

苏梨末又让女儿辈、孙女儿辈、曾孙女儿辈等,入内给老妇人们一一斟酒,并每人赏赐了压襟十八子、貂皮和刻有每个人姓名年龄的银牌子,以做参宴的纪念,且后辈们见到这些皇家御赐之物,日后也会更尽心的奉养并感念老妇人们对家庭的付出、对子孙的养育之恩等。

现代社会全职主妇的付出尚且不能得到社会和世人很好的肯定,何况是这万恶的封建王朝。

这场千媪宴,若是能让世人对女子再多一些尊重和爱护就更好了,许多事情期初都是跟着风气潜移默化而演变的,不是么?

宴会散后,诸人有序退场,一些醉倒、吃撑的老人在宫人的搀扶下也纷纷离场。

乾隆和苏梨末站在二楼望着人声渐渐远去,繁华散尽,有那老叟和老媪相扶相携慢吞吞的往外走,花白的头发,蹒跚的脚步,背影实在美好。

正月的风有些冷,苏梨末不由裹了裹身上的大氅,然而再尖的风,似乎都冷不了乾隆掌心传来的温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