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继后和令妃早已过世多年,其他一些妃嫔也相继离世,如今后宫中以苏梨末为尊,健在的还有七十岁的愉妃,六十八岁的婉嫔陈氏和年过五十的林贵人(年轻时候不得宠,和死去的柏贵人是姐妹,在后宫摸鱼了三十年多,总算从常在混到了贵人位份)。
得知皇上开恩,要筹备千媪宴,一个个来了精神,齐聚在景仁宫中,围坐在炭火旁,并排四把摇椅,喝着茶水,对了一遍千媪宴的流程和细节后,开始闲话一二。
“原以为后宫生活就这样波澜不惊,在寿康宫中帮着照看照看宗室子孙,直至终老,余生也就这样慢慢蹉跎过去,没想到如今倒有了这样一桩奇事,累是累些,但我这心里呀,是真高兴。”林贵人由衷的说道。谁能想到她这三十多年的后宫生涯,时常斜倚熏笼坐到明,寂寥暗淡,如今倒是有了她发光发热操持大型宴会的机遇。果然只要活得久了,什么事儿都能见着。也算是她枯燥的后宫生涯中的闪光时刻吧。
原来寿康宫的千媪宴交由林贵人来负责,如何调度,如何陈设等等。毕竟她是这后宫最年轻的妃子,才五十一岁。
只要性子够足,在这后宫熬得时间够久,总能有出头的机会,无论以什么形式来证明自己。比如这千媪宴,肯定是要被工笔史书记录在册的,更会出现在许多杂记野史之流。她林贵人也是或多或少不可抹去的一笔呢。
愉妃躺在摇椅上,轻轻的晃动了几下,微眯着眼睛养神,并未接话。她的儿子五阿哥永琪被派遣了差事总督千叟宴,很是长脸,但她这个做额娘的就需要越发低调了。自从两三年前在圆明园过上元节,永琪把皇上从走水的殿内背了出来,皇上对永琪就颇为依仗,不住口的夸赞他孝义、聪颖能干,陆续委派了不少重任交给永琪去操办磨炼,如今在军机处行走,参赞军务,颇得倚重。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吗?没有。
自己在后宫低调生存多年,原本想着让儿子也低调些,安省度日,然而她的儿子有着雄鹰搏击长空的意志和能力,她这个做额娘的自然是尊重儿子的选择,不求沾光,只求不要给儿子拖后腿。最好的办法就是低调低调再低调,站的远远的看着儿子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无论未来是什么样的结局,永琪自己做的选择自己担着,求仁得仁,没什么好质疑的。
“养尊处优,富足一生,无波无澜,将来寿终正寝,已经比这世间许多妇人好上太多。想开点,好好活着,吃喝玩乐,比什么都强。我这一生倒是没什么可哀叹后悔的。”婉嫔陈氏捡了一块香甜软糯的烤板栗放在嘴里,香甜无比。
听着林贵人和婉嫔的对话,苏梨末唇角含笑,二人心态不同,导致的结果完全不同。
林贵人在后宫沉寂了这么多年,心中大抵还是有一股气儿憋着的。如今千媪宴给了她出头长脸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机会,还是很欣喜的。
至于自己这一生,苏梨末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好哀叹后悔的,她所有的人生目标都达到了,在这万恶的封建王朝好好活了下去,儿孙满堂,承欢膝下,将来也是能寿终正寝的,人生如此,再没有半点不足。
往回看,这几十年来多少后妃为了恩宠,为了家族荣耀,为了子嗣,为了一些其他什么见不得光的心思,葬送在这紫禁城里,什么都好,就是不会好好活着。如今想来,在这漫漫岁月长河,不过是一颗又一颗的小石子儿,根本激不起半分涟漪。来日工笔史书上也只有寥寥几个字,甚至连名字都不会有,只有家族、姓氏、出生年月、死亡年月,有子嗣也就多一行字罢,着实有些、可笑。不过是一个又一个可怜人罢了。
反观,她们这四只不同等级的咸鱼,苟着苟着,诶,一不小心就苟到了六七十,眼见着就要七老八十,活他丫个九十九也不是不可能。
*
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四海承平,丰年富足,千叟宴和千媪宴如期举办。
千叟宴,内外文武大臣、致仕大臣以及各地进京的老人共计三千有余,熙熙攘攘,欢聚一堂,觥筹交错,开了八百余席,恩隆礼洽,万古未有之举。
乾隆召见了参会的一品大臣,并年过九十者行至御前,亲赐美酒,嘘寒问暖寒暄一二,听他们说一说民间趣闻,百姓生活,探讨一下长寿的秘诀和日常作息饮食等,有身强体壮者言说餐饭尚能吃半斤肉,直听的乾隆殷羡不已。
细细问去,这些老者无一人服食丹药修炼长生,不过是日常多注意饮食稳定情绪,或劳作或娱乐,免得痴呆。这点倒是同乾隆的观念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