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便攻击道:“陛下,这人乃是反贼后裔,绝对不能轻信于他。”
“姚贾,反贼后裔,就不能信了吗?而且,韩国已属于大秦。
韩国的国民,亦是大秦的子民,照你这说法,还有几十万的反贼呢!”秦风反驳道。
嬴政听到以后,有些不高兴了:“姚贾,你这种说辞,实在有些过分了。”
姚贾脸色巨变。
急忙跪在地上,恳求道:“陛下,微臣该死,刚刚失言了。”
“算了!算了!你先回去吧!”嬴政说道。
姚贾自责不已。
刚刚太冲动了,现如今他已经失去了成为相邦的机会。
“张良,相邦乃我大秦百官之首,自当是有足够的能力。本官想要问你一些问题,你可否愿意?”尉撩站了出来,向张良发难。
“当然可以。尉撩大人,尽管询问便是。”张良拱手行礼。
之后,尉撩便是询问了起来。
张良一一回答,对应如流。
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普通的诗歌知识。
比如,芈原的《九歌》里面的内容,到底如何,哪一句好,好在什么地方。
待到后面,已经深入治国之道。
尉撩,乃是鬼谷传人,学富五车,自不用说。
当初,大秦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其中少不了尉撩的努力。
能力方面,非凡无比。
但是,即便如此,张良仍旧能够从容应对。
即便是尉撩,都是佩服了起来。
此人才思敏捷,天赋之高,即便是他,多少有点敬佩。
相对于尉撩,张良跟着秦风,学习了很长时间。
对于科学上的内容,自然是很熟悉。
因此,在论述的时候,总是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出发。
即便是尉撩,都时时有新的感悟。
待到最后,尉撩苦笑一声:“先生才学,已经胜过我了,尉撩佩服。”
虽说他很渴望相邦的位置,但并非固执的人。
技不如人,没什么好说的。
“尉大人谦虚了!尉大人的很多著作,在下都阅览过,颇有感悟。”张良回礼。
群臣都是安静了下来。
无论是姚贾,还是尉撩,都不是张良的对手。
其余的大臣,自然也难以应付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