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本君同样也来一份。”姜平吩咐道。
食堂阿姨便端起一个钢盘,上面有很多小格子,放上所有食物,放上筷子和勺子。
简单又方便。
不过学生来吃饭,要自己去领餐具,然后排队打饭,吃完之后,要自行去指点地点洗漱干净。
这些生活琐事,必须要让他们自己做!
众人纷纷效仿,买了早餐。
姜平刻意坐在了王守仁对面,进来之前,他一张嘴不停,进来后,反倒什么都不说了。
这可不行。
非逼着他开口不行。
果然。
离得这么近,王守仁实在忍不住,心里有些疑问,必须要说出口。
“老夫听闻,晋国举行高等教育,推行科举制,是要为寒门学子开路。”
“可是,真正的寒门,怕是生活也艰难,他们应该如何领受朝廷的恩惠?”
尽管除了生活费之外费用,学宫给他们全免了,但还是有不少寒门。
可能生活费都负担不起。
毕竟学习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几年的时间,这笔开支那也不小。
姜平回答他的就只有两个字,“努力!”
王守仁没听太明白,问道:“何为努力?”
要的就是他的好奇心。
有了好奇心,才会自觉去接受
这一切。
姜平便笑着给他解释道:“推行工读,学宫中设有图书院,打杂工,寒门学子可以一边工作,赚取生活费,然后一边学习。”
“除此之外,学宫周围不少户部开设的商铺,也可以供他们工作。”
“所以,只要肯努力,完全不用靠家里父母,自己就能养活自己。”
王守仁暗自点头,这倒也不算太稀奇,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常有的事。
但是,晋国能主动给寒门学子,提供可以工作的机会。
这就不一样了。
如果这都不行,那就印证了姜平说的,不是努力不行,而是你不够努力。
学宫也是一个很现实的地方,培养的是栋梁之材,不可能把他们当巨婴养着。
未来估计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学子,朝廷也负担不起。
最多的,就是提供人人平等的机会!
天上绝对不会平白无故的掉馅饼。
民以食为天。
吃了早餐后,众人从食堂出来。
学宫最重要的还是教育。
能教育什么,是关键。
姜平也不强行推荐,他们要去哪里就去哪里,他陪同好就行了。
“刚老夫听闻,学宫有图书院,可否参观?”王守仁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