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之后的这断时间姬松忙得脚不沾地,每天他早早的出门,直到天黑了才能回来。今天天还没亮,姬松就和侍卫们出了门,临近中午时分,他让侍卫送了一个竹篓到王府。
还没靠近竹篓,颜惜宁就听到了篓子里面传出的鸭子叫声,他惊喜不已:“哪里来的鸭子啊?”透过竹篓的间隙看去,只见篓子中装着十几只鸭子。鸭子们精神不是很好,有些蔫巴巴的。
侍卫解释道:“这是司州楚王派人送来的鸭子,这几只受了伤活不了多久。主子让属下将它们给王妃送来,说是让王妃看着办。”
凉州闹蝗灾急需鸭子,然而夏末秋初不是鸭子繁衍的季节。如果孵化小鸭子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一个月后凉州的蝗灾也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因此在发现鸭子可以吃蝗虫后,姬松就给周边几个州府的刺史飞鸽传书,希望他们能支援灭蝗的鸭子。
当然姬松也没忘记向京城中递折子,事实上这段时间飞向都城的鸽子一只接一只。虽然平远帝对梅贵妃做的事很过分,但是他还是姬松的父亲,也是楚辽的君王。凉州的情况和局势,姬松必须要让平远帝了解得清清楚楚。
他杀了哪些人做了哪些事,也要让平远帝知晓。若是之前的他可能没这方面的顾虑,然而现在他明白了,帝王的猜忌和顾虑很可怕,他不想无端惹祸上身。
凉州离都城太远了,等平远帝收到折子再派人来,一来一回就要一两个月了,因此蝗灾之事不能指望朝廷救治。好在司州楚王反应及时效率惊人,不到十日,他就凑齐了五万只鸭子走水路到了凉州。昨天晚上鸭子们就在凉州码头上岸了,此时它们已经到了蝗虫最多的两个郡的田间去吃蝗虫了。
五万只鸭子数量不多,但是已经可以缓解一部分压力了。最妙的是楚王派亲信告诉姬松,他已经在加紧时间孵化小鸭子了,一月后会有小鸭子运来凉州。加上凉州本土的鸭子和正在孵化中的鸭蛋,一个月后凉州的田亩中将不会有蝗虫的立足之地。
颜惜宁感激地接过了竹篓:“楚王人真好。”
之前从司州走的时候,楚王夫妇热情的招待了他们。从司州离开时,他们夫妇给他们好多物资,现在又送来了五万只鸭子解了姬松的心头大患。这等深情厚谊让颜惜宁动容,等将来凉州安宁了,他一定要邀请楚王全家来凉州玩耍。
侍卫说完话后就走了,留下颜惜宁和白陶两对着一篓子鸭子大眼瞪小眼。静默片刻之后两人将篓子中的鸭子倒在了小院中,正如侍卫说的那样,这些鸭子们受了伤,有好几只脖子都快抬不起来了。
颜惜宁分拣了一下,他将看着还能活的几只鸭子圈在了院子中,看着状态不太好的鸭子们,他思考了片刻问道:“白陶,你吃过盐水鸭没?”
白陶乐颠颠的点头:“当然吃过啊!”盐水鸭可是都城的特产,皮酥肉嫩入口鲜香,都城中走几步就能看到一间卖鸭子的铺子。都城中人爱吃鸭子,他们经常开玩笑说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走出都城。
除了盐水鸭,都城中还有一种美味是白陶一直惦记着的:“少爷,我好想吃福星记家的老鸭粉丝汤啊。”
福星记是开在容王府南边的一家店,这家店不算大,但是做出来的鸭血粉丝汤口味却是一绝。白陶只要有空就会溜出去吃一碗粉丝回来,当然也不会忘记给他家少爷打包一份。一提到鸭血粉丝汤,他已经开始口水泛滥了。
颜惜宁大手一挥:“好,我们就做盐水鸭和鸭血粉丝汤。走,我们杀鸭子去。”
离开都城已经一个多月了,颜惜宁原本觉得他对都城没有太深的感情。可是和白陶一讨论都城的美食时,他的心里酸溜溜,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来。这感觉就像他当年读高中住校时候一样,虽然身边有老师同学,可是刚住校那会儿,他非常不习惯,很想家。
颜惜宁摸了摸胸口,压下了胸腔中酸涩的感觉,原来这就是思乡之情。他原本以为自己不会思念故土,可他还是高估了自己。
楚王送来的鸭子是司州本地的品种,它们个头不大,加上没有饲料喂养,成年的鸭子只有三四斤重。去了毛和内脏的鸭子提在手中轻飘飘,宰杀七八只鸭子后,鸭肉才装了一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