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气候高不少,不止冬天暖和多了,更重要的是降水量更多,我们附近的河流都有相当的充裕水量。”</p>
这时李红兵补充了一下,“没错,气候差异很大的,连黄河的含沙量都不高了。我查史料时,几乎就没有什么近现代的陕省有什么水运记录,可是在异时空,我发现形成黄河到渭河的水运航线,船只能够从郑州运过来省城。”</p>
接着,李红兵又继续补充道,“与现代不同的,这里的黄河下游河道也不一样,不是流入渤海,而是进入黄海。”</p>
这时周冰怡反映道,“也就是说,我们在河西省造船,可以直接顺流而下,进入大海”</p>
“是的。”李红兵说道,“只是我们的位置不行,还得到省城附近去建造船厂才行。”</p>
“那有什么区别呢”</p>
……</p>
自从加入李家镇体系之后,施米特自认运气来了,他不仅可以担任洋行的经理,还可以办起自己的公司,一家运输公司,反正人员与资本不需要他出,只要担个名就行了,如今以省城为中心,他已开通了几条汽车运输线路,经营得相当不错了。</p>
他也明白对方只是想利用自己的洋人身份,不怕什么地方官员找麻烦。不管怎么说,自己获得了自己想的东西,已经成了省城最为有名的商人之一,地位与形象上升了不少。</p>
今天省城的大人物,沈督军的儿子也会亲他喝咖啡。也没什么可猜的,必定与方城县的事情有关。</p>
施米特对于这位沈二公子有所耳闻,一个花花公子,受过西方教育,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与许多外国人有交往。</p>
与他猜测的一样,这次沈二公子在见面之后,很快将话题引到有关方城县的话题,询问道:“我听说,先生与方城县有不小的生意往来。”</p>
施米特毫不隐瞒地说道,“是的,他们是我最好的客户。”</p>
“他们订购了许多东西吗”</p>
“是的,”施米特认真地说道,“他们订购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在开春之前,我把一批从美国运回了农机交给他们,以前都没有人打听的东西,也只有他们会订购。”</p>
沈二公子好奇地问道,“他们付钱了吗”心中的问题更多,一个李家镇突然间兴起,几年内发展到吞并方城县,这绝对不简单,可是他调查来调查去,只能确认他们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可以给他们提供一切想要的东西,好像他们从来不缺少什么物资,还有来历不明的人员当什么顾问,可惜总调查不出源。</p>
施米特继续说道,“他们总是及时支付了所有的货款,信用没有任何问题。”</p>
“他们有花不完的钱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