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西游....就是个悲情故事吧!还有希望吗?孙悟空?”
......
在外面大战的时候,天庭的囚狱里,那只丢失了记忆的悟空苏醒了过来,他的头仍然在痛,痛的他几欲死掉,是金箍在缩小。
他记起来自己也是自炼丹炉中重生的,只是不知道怎么出的丹炉,反正当时懵懵懂懂的,只记得一位慈眉善目的女人递给他一个亮闪闪的金箍,并告诉他。
“戴上这只金箍,就能自由了!”
即便他丢失了记忆,但是内心的深处最崇尚的还是自由....于是他戴上了这只金箍,也接受了的自己的使命,护送唐僧西行取经,成功后他将重获记忆。
“观音就是个老银币,怎么哪里都有她!”
郎世奇对观音这个角色讨厌到了极点,而接下来的剧情,更是让他无比坚定了自己这个想法。
因为观音又出现在悟空面前,并且哄骗他出去对付另一个自已,条件是成功后替他摘下金箍。
被金箍折磨痛不欲生的悟空答应了下来,有人为他拿来了紫金冠和黄金甲,这是齐天大圣当年的装束,又有人帮他披上赤红染成的披风,只不过悟空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如果五百年前的大圣看到的话,会告诉这个他,缺失的是一条紫色披巾。
......
接下来的剧情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逻辑怪圈,郎世奇看到两只几乎一模一样猴子战在了一起,甚至他们俩出招都是一样,可谓是将遇良才,旗鼓相当,打的昏天黑地,日月无光。唯一的区别并不是一位身穿战甲,而是头上的金箍。
也许是两人的战斗太过于激烈,恍然间,时空错乱。带着金箍的悟空回到了以前的花果山,遇到了一只松鼠,并根据她的指引找到了斜月三星洞,在这里他看到了一只稚气未脱的猴子在拜师学艺。
这只猴子在寺院门口跪了六天,等来了一个白衣人,白衣人叫金蝉子,在他的指引下,猴子终于拜师成功,也说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汇聚成一句话就是。
“我要天下再无我战不胜之物!”
这一切都被穿越而来的悟空看在眼里,他想起了些许记忆,这句话也改变了历史,只不过这个历史不是此书的历史,是悟空的师傅须菩提眼里的历史.....(必须说下,这个是伏笔!后面写西游记的伏笔)
而下面的章节剧情,将唐僧和悟空的往事一一揭开。
......
“原来猴子的名字是在金蝉子的提示下才有的,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冥须悟空....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位金蝉子就是唐僧的前世吧!这也是一位叛逆者,竟然敢和如来争论佛法,呵呵,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死啊!”
郎世奇同样不用看下面的剧情,就知道金蝉子失败了,一个体制内的人去挑战体制的天花板,能胜了才有鬼了,即便金蝉子的道路是对的,但这个世界上有些事不是你说的对就能赢得,这就叫现实。
郎世奇也知道了那只没带金箍的悟空为啥要杀了唐僧,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唐僧的前身金蝉子的一句话,一句非常贱的话。
原因是这样的,猴子自从出生后有一根铁棒相随,现在他学艺时,觉得这铁棒很是碍手,就给丢弃了。
一旁的金蝉子却贱兮兮的捡起来说。
“悟空你不要乱丢东西,你把铁棒扔掉会污染环境的,要是砸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那些花花草草也是不对的....”
悟空依旧不想要,说:我要这铁棒有何用?”
金蝉子的回答是:“将来若是有人脑袋不开窍,你就用它敲醒它!”
就是这句话为以后唐僧的死埋下了伏笔,因为唐僧脑袋不开窍。
......
须菩提发现了穿越而来的悟空,劝他留在这室外之地,忘却前尘往事,说悟空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观音和如来安排好的,西游就是一场被精心算计的骗局,他头上的金箍是取不下来的,具体原因不能说....
奈何取名悟空,却偏偏悟不了空,已经明了大半记忆的孙悟空不愿意忘记过去。
怎能忘了东海水,忘了花果山,忘了西天路,忘了路上的人?
即便我已经知道这是宿命的安排,呵呵,可我这一生放荡不羁,只为斗!战!胜!即使是设好的局,我也不会认命!
“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
悟空的这句话让郎世奇又是热血澎湃,其实在开始的时候,郎世奇并不喜欢孙悟空这个角色,认为孙悟空就是个失败者,配不上齐天大圣这个称号,可是现在....郎世奇觉得是这个称号配不上孙悟空。
就如同紫霞说的那样,你是妖王孙悟空,何来齐天大圣?
“我要不要也挑战一下体制?给小马来一封举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