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粗一点, 盐、糖、酱油……说细一点……李臻亲眼见过好多次在发面最后剩一些的时候,食堂里的师傅把发好的面拍成面片,平铺在自己肩膀头的毛巾里面,然后毛巾一对折, 肩膀上挂着一褡裢面皮回家给家里添一顿细粮。
这在他眼里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从他那个年代长起来的孩子都知道,那个年代的苦处。
虽然没计划经济,粮票配给那么夸张, 但刚刚开放时的那一代孩子也不是在物质丰富的童年中长起来的。
尤记得甚至吃肉都不吃瘦肉,因为肚子里没油水,得专挑肥肉拿……
逢年过节要想留一条肥一些的五花肉,那都得去给供销社的人送礼。
太正常了。
而这孩子也是典型的肥肉思维。
先生说买羊肉,一准儿赶早早的起来,挑最肥的来买。
越肥越好。
因为在他的概念里也是如此。
羊肉肥, 有羊油。
有肉吃肉, 没肉饽饽抹羊油,撒盐沫吃都比一般的饭食好。
这就导致李臻连续吃了两天大肥条子后, 实在是腻的不行, 在某天早上就打算煮粥吃咸菜清口。
而那天来的时候,赶着春友社还没开始,他就和柳丁一边吃一边闲聊。
柳丁喜欢听先生说闲白。
五湖四海江湖事、五花八门人间情。
接着聊着聊着, 不知道怎么的就说起来这粥的做法了。
李臻就说早上起来吃所谓的“皮蛋瘦肉粥”。
柳丁不知道皮蛋是啥, 李臻就给他解释, 用鸡蛋、草木灰、生石灰、盐水这些东西该怎么做。
一开始孩子是半信半疑,但架不住李臻说的实在是太真了。
他就问李臻自己能不能试试。
毕竟……这是先生给的“秘方”。
李臻不觉得有什么, 还亲自告诉了他黄皮蛋的制作比例。
黑皮蛋得多一道过碱的手续,碱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但生石灰已经烂大街了。
而当时只是提了一嘴……谁知道……
“这就做出来了?”
他满眼的惊讶。
柳丁笑的有些不好意思……
虽然这方法是先生教的, 可没经过先生的同意, 自己娘亲就支了个摊子……总有些不合适的。
于是赶紧点点头,提起了罐子:
“先生,这是我娘让我带给您的肉粥,您尝尝。”
“好好好。先放那,我出来后吃。”
“嗯……先生,小的对不起您!”
“……啊?”
看着忽然鞠躬,对自己称呼也变了的孩子,坐澡盆里的李臻有些纳闷:
“咋啦?”
“小的试做成功皮蛋后,按照先生的方法煮了粥。觉得十分美味……没经过先生同意,就让娘亲干起了买卖……是小的错了!请先生责罚!”
“呃……”
看着鞠躬的孩子,李臻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