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便看到直升机路过了一座位于雪山半山腰的圆形白色建筑。
“威廉!我们飞过了!”
“哼,都是你这家伙说唯地党的好话,把我给气的。”威廉没好气地应了一声,控制直升机调头。
明明是伊娃好吧,就是我。
支奴干降落的过程毫无难度,虽然停机坪已经近二十年没有使用,堆了厚厚的积雪,但对直升机的质量效应场来说毫无意义。
基于同样的原因,从直升机上下来的三人也完全没有穿戴厚厚的防寒服万用工具自带的质量效应护盾集防寒防风等功能为一体,也就是太空和海底等缺少空气的环境搞不定了。
“这里设计的还不错。”威廉评论道。
比起建设在平原上的传统考察站,“迦勒底”别出心裁地掏空了一座小山丘,整个圆盘状的结构只在外面露出了不到一百二十度。
这种隐蔽程度,或许正是科研人员有信心躲进休眠仓等待救援,不担心建筑物因为灾害性天气而损毁的原因。
“他们或许在之后发过信号,但外界明显是收不到的。”杰克观察了一下这座考察站周围,很快注意到站前那座已经倒塌了一半的信号塔。
“考察站的基础功能还在运行,身份验证通过了,”伊娃则一边操作着万用工具一边直奔大门而去:“很好,看来里面的设施仍然在以最低功率运行,我们不必担心见到因为能源不足无法维持休眠的情况。”
全员存活吗?也不是不行。杰克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一边跟上。
按照收益来看,全员死亡自然是最低的,在没有人证的情况下,唯地党可以把这事同他们推个干净。
全员存活的话,虽然值得庆贺,但那样一来唯地党就没了责任。
只有一部分死亡一部分存活,收益才会最大化,但这反而是最难实现的,除非休眠仓出了什么问题,那就不是唯地党的责任了。
“试验设备仍在运行,生活用品好好地收纳了起来,一切井然有序,”伊娃当先走在弧形的通道中,逐一观察舱室并讲解:“唔我不熟悉这里的构造,休眠仓室在哪?”
“在主能源室,前面再走三个门。”杰克看着自己的万用工具:“你出发时只要了身份验证程序,却没有要考察站地图?”
“怎么?不行?”伊娃转头瞪他。
“怎么不行?”杰克立刻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