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地为官,自然不好得罪本地豪强,既然被发现了,那也就只能硬着脸皮凑过去了。
还没等酒过三巡,姜冏就一脸焦急地对他们说道:“两位从事,今天我与宋兄有一事争执不下,还望两位主持公道。”
两人暗暗叫苦。他们只看一眼就转身欲走,便是不想卷进两大豪族的争执之中。想不到最终还是逃不出这是非漩涡。早知如此,还不如装作没听见溜之大吉,大不了下次见面,摆出一副无辜的脸庞,而后再道个歉拉倒。
然而现在,他们也只有耐心倾听的分了,至于如何应对才能不得罪人,那就只能随机应变了。
只听姜冏率先大吐苦水道:“我奉家父之命,与宋世兄商讨一桩田地的买卖。这事儿两家长辈已经说好,价格定为300钱一亩,我俩只不过是走个形式签署文契而已。然而宋兄到了冀县之后,却非要把价格定在100钱每亩。那十亩地可就少了两千钱。我初次料理家中事务,当然是不敢答应。于是我俩就争执起来。幸好两位路过,我这才斗胆请两位过来评评理。”
韩边两人听罢,心道这有什么理好评说的。且不说这件事儿的问题在于如何应对,而不是谁家有理,就说这位宋公子的用心,明摆着就是欺负你年轻,想要趁机占你们降价的便宜。
若是坏了这位宋公子的好事儿,恐怕这位心机男是不会放过他们两人的。
韩边二人打哈哈道:“价格既然是两家长辈定下的,自然还是要问他们的意见才好更改。”
然而他们话一出口,就被宋建堵了回来:“区区两千钱而已,还需要劳动伯父大驾,这未免有失孝道。”
其实姜冏也不想把父亲搬出来。他第一次出来料理家族事务,不想给父亲一个无能的印象。但他又没什么好办法,所以只好向这两位凉州从事请教。
可是这两位官僚气息太重,不愿意掺乎这件事儿。若是羌族各部之间的争端,他们或许更有兴趣。但地方豪族的争端,往往牵涉到朝廷重臣的角力,他们两个小小从事,又岂敢掺乎。
宋建这一开口,两人便瞬间成了哑巴,不再对此事发表意见。他们宁可得罪实力稍逊的姜家,也不敢得罪势力覆盖两郡之地的宋家。
姜冏还在眼巴巴的瞅着他们,目光中的希冀不断拷打着他们的良知。然而,精神上的拷打似乎对这两位官僚已经没有作用。左右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他们就差劝说姜冏放弃抵抗了。
宋建笑呵呵的看向姜冏:“贤弟,两位从事的态度你也看到了,还是按照哥哥的意思做吧。”
他这话惹得韩边两人涨红了脸。这是在嘲笑他们胆小吗?
不过就在他们拍桌而起之前,邻座的小姑娘突然丢出一句话,瞬间点燃了紧张的气氛。
“欺负人还没个数了。”那姑娘旁若无人的吃着肉,手中还端着一本书,表情中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剩下这两千钱,你父亲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