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我从大秦朝来> 第0785章:陷阵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785章:陷阵营(5 / 6)

腹背受敌之下,曹操怎可能抵挡得了袁绍和刘表的同时进攻呢?可惜的是,刘表当时对曹操还抱有幻想,认为曹操会认可刘表对交州的统治,我认为曹操当时应该也以汉献帝的名义,做出过某些承诺,要不赖恭和吴巨是不会贸然前去任的!

可惜曹操解决了袁绍以后,腾出手来就翻脸不认人了,而刘表当时已经错过了最佳进攻时期。所以说,还是曹孟德会玩啊!

刘表总喜欢在南方玩,可真正有本事的诸侯,当时都想在北方混出个名堂来。甚至于刘备这种一穷二白之人,也在北方混了20年之久。

为啥?因为稍微有点志向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中原在北方,谁能夺取北方,谁就能操控天下。中原地区是全国人才、人口、赋税的集中地,不在这里玩,又能去哪里玩呢?

刘表的胆子还是小了点,他先占据荆州,后又打算占据交州。曾经试探性地到北方晃了晃,被曹操揍了两次以后,就再也不敢继续北了,甚至失去了南阳郡的控制权。

所以说刘表是没法子抓住官渡之战的机会,偷袭许昌的。换句话说,如果刘表是那种有胆子偷袭许昌的人,那么曹操也就不会贸然让许昌空虚了……

如果照此逻辑,刘备死后,蜀汉存续了42年,是否说明刘备的贡献不大?西汉共211年,刘邦死后存续203年,所以刘邦的贡献也不大?

那么在三国里边,曹操在位0年,魏国存续46年。所以孙权对国家的贡献最大?

放眼望去,整个华夏历史,比孙十万厉害的皇帝也没有几个呀。所以,丞相真可怜!稍微高级一点的喷个“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导致蜀国速亡的也就罢了。如今都知道诸葛亮死后蜀国延续30年了,反而又说他的贡献不大?

明确几个事实。其一:说诸葛亮埋没人才,大权独揽的。根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位12年,为国举荐共计63位。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多个领域。其中刘璋11人,刘备24人,个人28人,收魏将2人。

又分荆州28人,益州29人,豫州1人,雍州2人。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英雄不问出处,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故后,维持国家基本运营的“三相一将”皆为诸葛亮所荐。蒋琬、费祎、董允3人,《出师表》就直接讲明了。

——此皆良实,志虑忠存,愿陛下亲之信之。姜维: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这才是最早对“德才兼备”的诠释。如果非要拿马谡来黑他,那么说实话,诸葛亮用人失误仅此1个,是三国里失察率最低的。

因为刘备也曾看走眼过张飞(徐州)、糜芳、庞统(县令)、刘封啊。曹操看错了魏种(“魏种不弃孤?”),老家兖州都快被端了,你问问冤死的典韦、曹昂、曹安民怎么说?于禁是五子里面唯一被授予假节钺的,结果最后反成了“吾知禁三十年,何以不如庞德焉”?

诸葛亮是权臣?是的,那是“所谓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真有那个野心,为何他不去来个九锡,晋公、魏王,简直易如反掌。至死也不过一个武侯而已。清贫简素,竭尽心力,至死方休!

古今中外,哪个大人物不是功利主义,先乱后治?如东汉外戚?董卓废帝?曹操奉天子?还是曹丕称帝?司马氏直接不说了,废、杀,玩,不嗨皮吗?

东晋南朝你方才称孤,我方又兴帝,更不值一提。唯独诸葛亮,专权而不失礼。政我摄了,臣礼不失。最后两袖空空拂手而去,这才叫姿态。

其二:说诸葛亮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导致“民有菜色”的。那是公元261年的事。此时离诸葛亮去世多少年了?28年。《三国志》对诸葛亮的为政评价是“军资所出,国有富饶,乃治戎讲武,以备大举。”妥妥富国与强军相结合。

“物理其本,人怀自励”,妥妥的物质精神文明双丰收。“开诚布道,约官示仪”,妥妥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论政绩实践,远超先秦诸子百家之理论预期。而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费祎先后执掌蜀国朝政20多年,蜀国的治理还是可以的。

首先,蜀国没出现过一次饥荒。而无论是《文帝纪》或《吴书》都有提到魏、吴两国存在饥荒的情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