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是有人敢的。
楼喻“听闻”此事,立刻在《庆州旬报》上发文。
文章半句没有提到汤诚,全文表达对楼秉和未出世侄儿的担忧之情,言辞情真意切,令人深感动容。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庆州旬报》的传播范围极广。
不少文人士子看到这篇文章,也不由叱骂汤诚不顾皇嗣安危,眼里只有权欲!
就算你不信道,可出去避一避又怎么了?
到底是皇嗣重要,还是你汤诚重要?
身为堂舅,连这点小事都不愿意?
嘉熙二年三月廿二,朝廷忽然收到来自南方的军报。
当初史明攻取京城后,楼喻就分析过,除史明、汤诚、楼综外,还有南方一些部族意图独立自治。
朝廷对南方的控制力本就薄弱,大盛朝廷分裂后,南方部族愈加不受管控,即便楼秉登基,他们也无视朝廷命令。
楼喻的二姐夫在占南为官,那地儿离京城相隔十万八千里,当地百姓不听教化,他这个官当得属实有些憋屈。
这些从这几年二姐的信件中可见一二。
他们不是没向朝廷求过援,但惠宗不管,史明不管,楼秉没法管,南方闹独立问题就一直搁置。
楼喻之前写信给二姐,就是让二姐夫再次将此事上报朝廷。
用意很简单,就是为了一步一步将刚愎自用的汤诚推到悬崖边上。
汤诚把控朝政,收到这样的军报,自然懒得去管。
他对南方那些穷山恶水不感兴趣。
可朝会上,忽有官员出列道:“启禀陛下,南方多个部族闹分裂,是否应该派兵前去平乱?”
不是所有官员都是趋炎附势之辈,朝堂上还是有保皇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