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户,就是淘金子的,负责淘金子的专业的人户,南京不产金子,没有金子,这淘金户就惨了,又没有金子可淘,可自己又是淘金户,既然是淘金户,就得给朝廷送金子,那金子哪儿来啊,通过自己种庄稼,干活儿挣了钱,买了金子,上交。
财富无法累计,无法变成熟练工,也就无法进行升级。
我大清有一件事倒是清醒,取消了户籍制度,并且废除徭役等等制度,是一种相对的进步,后来摊丁入亩,连人头税性质的丁口税都取消了,由于大量的手工业者其实是乡村手工业者,手艺大多是闲时贴补家用的方式,大多数手工艺人依然从事农业劳动,或者自耕,或者租种,摊丁入亩之后,等于取消了那些完全脱离农业劳动的手艺人的税收。
但还是那个问题,生产效率一直上不去,作为大陆民族,最初的发起点就很难。
后世的各国后起工业国,以纺织业作为追赶道路,是有其必然性的。
首先这玩意投入不大,就是原料,机器,最多加上一点点最不值钱的纺织女工,就可以变成人人都需要的衣服,其资本转化速度非常快捷,是丝资本家发家的最好选择。
但手工业也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没有外力扶持,可不可能是一点点走向最好。
我大清政府不收手艺人的税,也不会对手艺人进行合理的保护,而是委托行会,行会上交官府,下管工人,一些行首难免就会滥用权力,因为是他们负责跟官府沟通,是他们纳税,所以官府往往会偏袒他们,普通工人连上达天听的机会和理由都没有。只能任由他们利用官方的黑非官方的手段盘剥。
还有一些带有暴力性质的行会,比如某某行业,官府不管他们,结果被各种帮会性质的组织钻了空子,有的地方,铺子全都是某一个地方的人在经营,其他地区的人想开,他们就会集中起来攻击,大有占地盘的味道。
其中运输是关键。
如果一家工厂依靠其生产效率,在当地取得了优势,但到了外界,却因为运输成本过大,而被远不如自己的当地商业赶回去,那么他回去后,必然对运输业有着更大的需求。
美国人的面粉,运到世界上任何国家,加上运费和海关,都依然可以比那个国家的便宜,这是其广土巨族带来的好处。
成本、速度、效率。
事实上,这个情况已经在河北出现,从辽东来的运粮船一周就可以往来一次,每次都是海量小麦,几乎将本地的地主压死,那些佃户还可以依靠不断上涨的人工价格开始去做什么,而那些地主却是根本没有办法。
地主喜欢杀人,尤其是喜欢杀本地的弱势群体,或者外地人,事后好料理的很。
但面对大灾大难之后粮价走低这种旷世奇闻,也就只有忍了,好在河北这样的地方,土地要么是小地主,要么是原本大明朝高级士绅的土地,太大的地主也许有,但闹起来的可能性不大。
有粮食,就堆在家里慢慢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