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明末球长> 第251章 夏树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1章 夏树2(2 / 4)

晋商们愤怒于无数穷鬼赚了点钱就开始学着做买卖抢生意,不懂规矩,但却无法好像从前那样勾结官府直接杀人绝户,连稍微麻烦点的案子都做不到。

在这样的蚂蚁雄兵的力量下,许多原本的大商人的大公司病的情况就显现,各种新式商品可不是以前那样的货色,最关键的是,第一次有了过剩的概念,无论是粮食还是各种物资都开始超过当地人的消费量,经济危机的纸老虎正在遥远的地平线逐渐露出狰狞的牙齿。

当然了,以中国土地之大,暂时还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哪怕是开车这么一件事,他们也很早就看出,这不就是马夫了,坚决不肯接受。

所以,汽车班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太穷的人因为不能立竿见影得到好处,反而浪费一个半劳力壮劳力起码一百天的时间,因此只能望之却步,有钱人想的是坐办公室发号施令,一下子进入朝堂,自然也不屑于如此。

其实学开车很简单,对于那些有方向感空间感的人来说,无非是几分钟。

汽车的出现,几乎会改写中国的商业环境,首先的一条就是税务。

汽车的出现,第一次使得陆运成本中,运输费用可以降低到一个很低的比例,而非是运输成本比生产成本还要高昂,在过去的时代,能够出省进行贸易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轻便而互通有无,丝绸以及各种药材。

唯有有了汽车,这一切才开始改变,一个成年男子,可以运输十吨的蔬菜进城,一下子满足一个社区的饮食需求。

如果是古代,哪怕是驴车,估计是要几百辆,几百个人,这里的消耗是多么巨大?

与后世思维不同,中国人其实很重视手工艺人。

秦代时候,生产是层层负责的,最高责任人是宰相,会制造弓弩的匠人是地位高,旱涝保收比得上小军官,美滋滋的很,人家也知道,这种工匠难找,炮灰遍地都是啊。

哪怕到了宋代,发明创造可以给个官儿做,蒙古人都明白,杀进城市后,唯一绝对不杀死的群体就是工匠。

历朝历代都很少对手工业从业者征税,这并不意味着手工匠人的负担就比农民低,历史上有一种叫做徭役的东西,明朝时候用户籍将手工匠人单独管理,手工匠人不需要为他们从事手工业交税,也不需要为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交税,但他们必须为官府定期服务。

这是明朝从元代继承下来的制度,朱元璋家里就是一个淘金户,蒙古人规定淘金工必须缴纳固定的金沙,后来金矿开采完了,户籍却是不能变的,朱元璋家里没有地,只能沦落为打零工为生,而且还要用打零工的钱来换金沙交税。

这很坑爹。

坑爹在哪呢,人的创造力没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