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崇祯有把枪> 第一百九十四章 灭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四章 灭绝(4 / 4)

工业革命不能,然而其他的旁门左道也是可以搞的。

崇祯皇帝能够想到的是,捕鲸,博彩,烟草。

这三驾马车,一个也不能少。

关于捕鲸的必要性,还需要再次强调一遍。

鲸鱼肉中富含蛋白质,铁,钙,锌等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而一头成年鲸鱼,保守估计,全身上下可食用的部分,相当于一百八十头猪,或是一百二十头牛。可以想象,在登州,如果捕鲸能够形成规模,那么两万多中卫军的伙食便能得到极大改善。只要能提供充足蛋白质,朱由检还能招募到更多优质兵源,这无疑将会极大加快大明中兴大业。

毕竟养一百头猪的成本要比捕捉一条鲸鱼高昂很多。

鲸鱼全部都是宝。

鲸鱼鱼骨,因其质地坚硬且富于弹性,最可贵的是重量很轻,适宜用作弓弩材料,还能用来制造铠甲。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欧洲骑士身上铠甲大部分为鲸鱼鱼骨制成,此外,晚至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人穿着的宽大裙摆,骨架也是用鲸鱼骨制成的。

至于鲸鱼油,在石油大规模开采以前,鲸鱼油是使用最多的照明燃料,与桐油相比,鲸鱼脂肪燃烧油烟较少,较为清洁,因而被广泛使用。

除此之外,鲸鱼粪是制作高档香水的必备原料。直到后世,一瓶高档鲸鱼香水也是价格不菲。

朱由检的计划非常简单,在登州海岸建造一座鲸鱼加工厂,将从海上捕捉来的鲸鱼就地加工。

鱼肉制成罐头,除少部分供明军食用外,大部将销往全国各地,鲸鱼鱼油用作百姓照明之用,也可以出口,赚取外汇,哦,是黄金。

崇祯十八年七月底,登州捕鲸厂正式建成,五百名渔夫被雇佣成为捕鲸厂工人,每人每月八两银子。

伴随大明捕鲸船队装备升级,越来越鲸鱼被捕获上岸,在登州捕鲸厂进行深度加工。

走在血腥狼藉的屠宰厂里,刺鼻的腥臭味,滚滚浓烟,让人恍若置身奥斯维辛集中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