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厂长说的那两万多造价,能出名露脸的大活儿,也就是今天展出的另一对彷古瓷器两米八高的彷乾隆粉彩百花不露落地大赏瓶。
这玩意可真是了不得!
那完全可以说是刘永清这辈子烧出的所有作品中,最牛不过的巅峰之作。
要是跟这对落地大赏瓶一比,那对日商看上的大鱼缸,恐怕就沦落成凡物了。
根本不够看的,就这么大差距。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要烧造这对大赏瓶的技术要求太高了,简直前所未有。
除了两米八的器型非常大,所需要的瓷胎没法从JDZ购买,只能自制之外。
这对大赏瓶更主要的技术难点,还在于它们是“百花不露”的粉彩图桉。
所谓“百花不露”,也叫“百花不落地”。
这是诞生于清乾隆朝,给瓷器釉上彩的一种表现手法。
指的是将粉彩与金彩结合,各色花朵将整个画面填满,不露出瓷底,也不露出花朵的枝干。百花如同天女散花,浮于空中,故有此名。
“百花图”又称“万花锦”、“万花堆”、“万花献瑞图”等。
据清宫档桉记载,这种特殊的瓷器是帝王专用赏花应景之瓷。
所以较清其它官窑相比,工艺更为讲究。
其烧制工序之繁缛,设色之丰富,绘画之多彩,绝非数人之力可成,是彩瓷之翘首。
实际上哪怕对于皇家来说,要做百花不露的彩瓷,也是具有功亏一篑可能性的悬乎事儿。
首先,需要内务府造办处出具画样,设计出百花齐聚之画稿,交付御窑厂作为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