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国潮1980> 第五百一十九章 打响招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九章 打响招牌(4 / 6)

三天之后,悦宾饭馆也铺上了桌布。

半年之后,这里开始照方抓药,同样改成了先吃饭后给钱的规矩。

尽管为防脏,少更换,他们在桌布上又压了一层玻璃板。

尽管怕跑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提心吊胆盯贼一样防着生客。

但这些改变都是原本历史中未曾发生过的,影响可谓不小。

当然,更多的人关注的重点还是在于这里一席“官席”的价格,以及那些宫廷大菜的滋味。

要知道1983年普通京城人生活的伊始,是早上起来,花七分钱买一根油条,五分钱买一碗甜豆浆。

这一年,西瓜卖七分钱一斤,国光苹果卖四毛七一斤,鲜鱼和鸡蛋都是一元一斤,甲级牡丹烟七块八元一盒,沪海牌男式机械手表七十元一只,当时有名的燕山牌自行车零售价是一百六十五元。

而据宁卫民在广播节目里透露,“坛宫”只有一搂的点心店采取惠民政策,保证百姓能消费的起。

如果现在“坛宫”二楼用餐,那是很昂贵的。

一桌酒席大概的标准是一等官席每人二百元,二等官席每人一百二十元。

便席的价钱大致在一等席人均百元和二等席人均六十元左右。

这也就是说差不多一顿十人的正式官席,就能吃掉十块手表,便席也得吃掉五块。

这自然让每个月工资才几十块的老百姓咋舌不已,态度也呈现两极化。

有人就说,“这饭庄子也太黑了,压根就不是为人民服务的,物价局怎么也不管啊。应该让老百姓吃的起才对嘛。我看这破饭店路子不对,这么贵谁吃去啊?很快就得黄了……”

而更多的人则充满向往。“哎,也不能这么说。当官的能公款消费啊。所以人啊,还是得走仕途。咱们要什么时候,也能去这样的饭馆吃上一顿,这辈子都不亏了……”

尤其是那些认识宁卫民的人,更是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比方说扇儿胡同的街坊们,背后里都在羡慕宁卫民。

几乎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认为他开了这个饭庄,那他这辈子都是足吃足喝的命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