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了这券就不一样,各位方便,我也方便。您想吃什么点什么,我在与不在都没关系。只要您带着这些券,拿出来付账即可。甚至您把券当礼物送人都行,我们的服务员,是认券不认人。”
“另外还有一样,这券儿花完了也不要紧。每月月初,我都会派人给各位送去同样的数目。吃完饭,我们还管开发票。总之,咱们既然是朋友,各位就把我们这儿当成自己的食堂好了。一定带家人和朋友来多多捧场啊!”
瞧这番话,想得多周到,说得多漂亮。
在场的就没有一个人,觉得宁卫民不够朋友,不大气的。
可这些人,又哪儿会知道宁卫民耍的滑头,抖的机灵啊?
谁要知道了他真正的想法,怕就得换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了。
敢情宁卫民非常清楚,这年头要想杜绝别人蹭吃蹭喝的行为,无异于白日做梦。
像那位马老师因为曾经干过歌厅,就在电视节目上多次痛陈当年经商的惨痛经历。
说过去的人以认识朋友白吃白喝为美,没人以给钱为荣。
结果就是这种风气,让他们挺红火的歌厅黄了。
还多亏拍了一部《海马歌舞厅》才挽回了损失,否则就得赔掉底裤了。
不用说,有了马老师这预防针,宁卫民当然不可能再犯傻啊。
只是具体的情况也得具体分析。
其实在他看来,白吃白喝并不可怕。
可怕的,只是白吃白喝的人没有限度,而且占便宜的还都是些对生意无助之人。
要是反过来,如果能把蹭吃蹭喝的人圈定在一个合理可控的范围,还能借此获得一些助力。
其实从公关运营的角度来看,反倒是相当划算的,还降低了经营成本呢。
别忘了,在他的饭庄吃饭贵啊,菜单上那都是加了利润的价格。
说是送人家等同于现金的四百消费券,其实实质上也就等于送了一百五。
而且关键是送消费券这种方式,可以把人情用数字化方式具体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