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做完菜之后落座的一刻起,“张大勺”的魅力可不会就此消失,反倒会加倍的增加。
因为老爷子对饮食文化体会至深,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他对各地的名厨名馆了如指掌,对美味佳肴品评头头是道。
对于各种名菜的由来和历史渊源,都能说出个一二三。
这些肚子里的真东西,的确能让人听了长学问,长见识。
甚至连人生的哲理,这老头都能借助食物,用逗闷子的俏皮话给点出来。
比方说油条,他就会说,不受煎熬,就不会成熟。总受煎熬,会成为老油条。
馒头呢?
渺小时,比较充实。伟大后,就变得空虚。
面条?
想成功,总得靠人拉你一把。
饺子?
脸皮太厚就不是好东西。
汽水?
得多镇镇,到时候了,总归有让你冒泡的时侯。
蒸螃蟹?
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
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