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山珍海味做出来好吃,本就是应该的,否则那就是纯糟蹋材料了。
可反过来,大家司空见惯,极普通的东西,若能化腐朽为神奇。
非有超然的技艺,绝对不可能做到。
过去,宁卫民其实还真有点胡吃海塞的劲头,属于单纯过嘴瘾,不大懂得这里面的学问。
可自打听康术德讲过了京城庄馆的档次区别之后,就有点明白里面的道道了。
别的不说,他通过回忆就能发现。
敢情“张大勺”做给他吃的,那可都是最要火候,最见功夫的细致菜。
且不说用虾泥的锅塌豆腐,内有乾坤的荷包鲫鱼,这样有着奇思妙想,用特殊烹饪法制作的菜肴。
外面的庄馆是绝对见不着,吃不到的。
就说像什么醋溜白菜,酱汁鱼中段这样几乎哪个馆子都有,人人会做的家常菜。
在张大勺的手里,那食材、刀口、烹饪、时间、灶具等等,也讲究大了。
单拿火候而言,如果换其他人来做,白菜稍久,焦处便软,醋香散尽。
鱼的酱汁也会发散,很容易就变得不适口了。
可若是出自张大勺之后,就从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老爷子牛就牛在能掌握这微妙几秒钟的火候。
在火焰熊熊之中,恰到好处的颠勺喷醋,炒稠酱汁。
轻而易举的让这些菜变得超凡脱俗,说不出的那么好吃。
而且说出来大概都没有人相信。
有一次,宁卫民和乔万林居然亲眼所见,张大勺居然就在厨房用一个大铁锅,同时做出了一溜一炒,两道完全不同滋味,不同材料,不同火候要求的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