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同事们对他的信用度和好感度已经提升不少,借了他八万。
而且这次还有了罗广亮和他那伙子小弟兄们给凑了六万。
最后再加上应该给付服装厂拿货的一笔款子,他求人家推迟俩月账期。
最用又用了合资饭庄名义进行担保,跟硬木家具厂说好十万尾款仨月之后再付。
这才算勉强凑上四十万买下来这批硬货。
说真的,这小子的急可着大发了。
和上次买近代字画一样,人又瘦了一圈,最后又变成一屁股债了。
事后,连他自己都骂自己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得陇望蜀,永不知足。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啊!
不说亏心的话啊,这事儿换谁,谁能看得开大撒把,不知难而上啊?
这都是错过这村就没这店的大好事,他没法再眼睁睁看着这些好玩意被别人买走。
当然,或许有些人认为,似乎好些钱是没必要花的,全是宁卫民大手大脚之故。
他本可以不必这样的贪心,也就不会这样的窘迫。
就比如他修四盏宫灯的五万五,给“葡萄常”复产投的三万块,给刘永清做开窑烧瓷出的六万八。
从性价比上看,他所花的这几笔钱。
远不如他之前买邮票、字画和印石更划算,显得傻气,甚至算亏本。
可问题是宁卫民也是真心觉得这些好东西,这些好技艺,就像濒危物种一样不应该就此消失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