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米晓冉唯一能干的事儿,也就是去上语言学校学语言,强化一下英语水平了。
但可惜的是,由于赵家是在长岛的富人区,她去上学的地方也很远。
不但一去一回不方便,需要让赵汉宇接送,要浪费他大量的时间。
关键是美国的华人大部分还都讲潮汕话和粤语。
本来语言学校里懂汉语的老师就不多,即使有,人家也不会讲普通话,写的也都是繁体字。
甚至就连赵家人的情况都是这样的。
所以米晓冉简直成了两头不靠了。
她不但得补英文,还得狂学粤语,进展还缓慢,学的吃力极了。那还能不难受啊?
但更让人难受的还是身份上的低人一等。
这话一点不夸张。
尽管所有美国人对“社会等级”这个词深恶痛绝,张口闭口都宣称他们的国家不存在等级差异,他们这里是民主平等的天堂。
但金钱主导一切和白人至上的优越感其实是一直是并存的。
所以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肤色的角度出发,从共和国来这儿的人全都是垫底儿的,最不受尊重。
米晓冉才初到语言学校,就感受到了这其中的滋味。
因为她所到之处,但凡见其为东方人模样,长毛洋人便总要问她。
“日本人?还是新加坡人?”一旦答“NO!”。
对方还会锲而不舍地继续猜,“那是从港城来的吗?哈哈……从宝岛来……”
“NO!A!”,
对方顿时大惊失色“怎么可能?你的国家不是非常贫穷,文明素质不高吗?你怎么可能来自华夏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