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说在赵建领军南下没多少天后的九九重阳那天吧。在这天,张世华却是不由在楚王宫的书房之中,单独接见了吕思诚、赵子玉、郭羽、李重三等心腹重臣,提出了想要军制改革的意向。
……
“大王,您是说军队接下来不再以百人为一百户,千人为一千户,做领兵调度之法。而是要五人为伍、两伍为什、三什为排、十什为队、五队为营、两营为旅、三旅为师、五师为军。”
“没错,阿羽。我想这么多年领兵征战下来,你也应当感受到兵马一旦上万,主将指挥起来有多么吃力了吧。元蒙,将天下兵马十十为制,乃是因元蒙当年乃是草原游牧之民。
当年他们在草原生活,便就是十十为制。且这些游牧之民,当年也普遍不识字,做不到精确指挥,十十为制能让将领指挥起来更加容易,也更加能发挥出骑兵大规模作战的优势。
但这是游牧骑兵的作战方式。同样的作战方式,放到咱们中原大地,尤其是步卒的身上,便就有些行不通了。”
“这……却是如此。即便是我,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时候,也无法做到兼顾每个千户。只能在战前便就制定好一份作战计划,战事大半都是在打死仗。以至于就连我军的千户将领,如若遇到突发事件,除了亲自带人顶上之外,竟无其他办法可用。”
“却是如此。”听到郭羽这样说,作为军师的赵子玉也不由赞同的点了点。不过再之后,赵子玉他话锋一转,却是不由道:“可是主公,如果要军制改革的话,各地千户万户又该任何等职位呢?”
是啊,元蒙朝廷的十十军制,毕竟在中原大地实行了这么多年了。
现如今,对于这种制度,张世华治下的将领都已经习惯了。纵然这样军制有指挥困难,将令下达之后部将们难以贯彻将令等弊端。但张世华麾下的十几万大军可都是按照这种制度任命划分的。
再说,新军制和旧军制之间的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就说万户吧。在元蒙军制中,万户可是被分为了三等。即上路万户、中路万户、下路万户。其中上路万户领兵在八千到九千人,中路万户领兵在六千到七千人,下路万户领兵则在三千人左右。
这么一来,如果按照张世华的意思进行军制改革的话,下路万户倒是可以直接任命为师长,可中路万户和上路万户却反而不好任命了。
毕竟按张世华的意思,五师为军。那么一军便就是一万五千人。可现在的楚军之中,节制的兵力超过一万五千人的,也就只有郭羽(前不久被任命为了荆湖北道都元帅府大元帅)、张世辉、赵威以及正在征讨南方的赵建。
可就算是除去率领了两军之众征讨两江的赵建不说。余下各地的楚军兵马加上这些日子以来的降兵降将,单单是正规军,依旧有十二万之多。
十二万兵马,按照张世华的办法算起来,足足有八军。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八位掌管一军的军中上将,该怎么任命。
而且一旦任命了这八位执掌一军的军中上将,是否也就标志着楚军各部兵马将要被打乱重编呢。
所以在这个时候,赵子玉便也不由看着张世华再度道:“大王,将领任命之事,倒还可以协调商议,慢慢来。但若将各部兵马打乱重编,却极有可能遭到将领们的反对和排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