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坐在观礼台最高处的张世华对此却早就已经习惯了。因而在这个时候,握着自家王后纤手的他只是对着李五点了点头,李五便也就令旗一扬,为张世华下达了阅兵开始的命令。
“全军听令,阅兵开始!”见到李五下达的令旗,一个用来指挥阅兵的高台上,一身武官服手拿铁喇叭的赵建,便也不由彻底嗓子高吼起来。
当然,就算拿上铁喇叭,他的命令也不可能让所有人听到。所以真正指挥的,其实还是他身后站着的那名令旗手。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冷兵器时代,士兵们必须要学会旗号的原因。因为在混乱的战场上,主将仅仅靠吼,是根本无法指挥正在作战的众多部下的。
因而当站在赵建后面的那名令旗手将赵建的命令传达给全军之后,底下千户一级的中高层将领,便也就不由在令旗手和传令兵的协同传达之下,指挥着三千人为一组的方阵行进,并在这短短的行进途中,进行综合变阵。
而这种行进途中的变阵,其本身便也就是军事演习的一种。
是假设在行军途中,遭遇敌人从不同方向发起突袭或者是埋伏时,正在行进的部队该如何在最快的时间内寻求应对。
毕竟在冷兵器时代,对于步卒来讲,并没有什么机动性可言的他们,想要在战场上战胜敌人,懂得惊呼变化阵型便就是最为重要的。
而现在,高台之上张世华看着那三千人为一组的士卒可以做到在短短的一刻钟之内,便就做到后阵和前阵之间的变幻,着实也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说这群士卒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在变阵的时候没有久经战争的士卒那般熟悉老练。但和老卒们相比,这群新卒差的也就是些磨练了。
张世华相信,这群士卒只要上战场稍加磨练两次,那么便也就算是楚军中的可用之兵了。
因而在前后长达两个多时辰的阅兵仪式完成后,对于负责训练这三万新兵的赵建和其他千户官,张世华也不禁是大为称赞。
并在之后,正式将赵建任命为了征南大元帅,率领三万新军,负责对依旧不愿投降的湖广岭南地区的征战。
不过这一次南下,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忠诚的赵余褫和高开达两人也被任命成为了赵建他的副手。和赵建他一起,统帅着这三万新军,在两个月后,也就是秋收入仓之后,一同领军南下。
而之后,好不容易才来一次武陵的张世华自然也没有着急返回。
而是趁着这个机会,依次接见了常德路这边职位在正七品以上的官员和当地有威望的一些个士绅。
然后,又在武陵城逗留了十余天,方才乘船北上返回了江陵。
而等回到江陵城之后,也不过两三天的时间,张世华便就不由再度召见了被他在称王后正式任命为下路万户的暗卫统领余俊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