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元末称雄> 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上(3 / 4)

三天之后,在如汝州城休整完毕的五千余黑衣军,也不由在得到了充足的赏赐之后,士气饱满的在主帅张世华的指挥之下,径直的扑向了西北方向的嵩州城。

而这一战的结果,自然也和张世华所料想的一样,已然近乎沦为一座孤城的嵩州城,在数千黑衣军的猛攻之下,根本连一天时间都没能守住,便就被张世华轻而易举的拿下了。

而在一举拿下这嵩州城之后,张世华照例在此城待了三天,并留下了五百兵马作为守备之后,便也不由率领着余下的兵马原路返回,最终在至正十二年一月二十四日的时候再次返回了舞阳城,而并没有去攻打嵩州治下那唯一一座县城——卢氏。

毕竟此城距离嵩州城实在太远,隔了一座山不说,又地处南阳府最为偏僻的西北角,张世华实在没有时间来做这样得不偿失的事情。

故而此城,倒也因此成为了整个南阳府唯一一座没有被红巾军控制的城池。

……

而时间再次流逝,到了至正十二年二月初。因为元蒙朝廷在这大半年的时间中,对红巾军的战争一直都惨遭失败的原因。所以这些日子中,中原各地的起义势力简直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呈现出了一种极为蓬勃的发展状态。

在这个时候,我们后世人耳熟能详的一些个演义人物,也纷纷开始浓妆艳抹的登上了属于他们的历史舞台。

比如,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做孟海马的人的在张世华中意的襄阳路举起了义旗,一个叫做郭子兴的豪侠(朱元璋的便宜岳父)也在家乡濠州,绑上了红巾,闹起了属于他的革命。

当然这两个都算是出些名的,而至于那些个不出名的起义军,则就更加是多如牛毛了。

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个多如牛毛的起义军,在闹气革命之后,大都在名义之上选择了臣服刘福通。

毕竟,虽然说南方的徐寿辉此时此刻实力已经不比刘福通弱多少了。但是,各地的义军也不是傻子,他们起义可不是为了再找一个“皇帝”当臣子。再说刘福通这些日子一来连败强敌,在威望上显然要比徐寿辉更高。

“依附强者,树大好乘凉”这两点,在那个时代,照样都是真理。

故而,也正因为这一点,众多豪杰的响应来投,也不由让刘福通的野心急剧膨胀。终于,在二月初的这一点,刘福通也终于决定要率兵北上,攻打汴梁路了。

……

至正十二年二月初五,汴梁路许州襄城,张世华依然率领着麾下的万余精兵在此驻守了三天了。

这三天来,张世华自然没有按照刘福通的命令的那样,不遗余力的配合他向开封府方向进攻,而是以一种按兵不动的方式,坐观刘福通这些天来的动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