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桥,则是我在研究了宇川特大桥之后,尝试分析了超高钢围堰的技术难度,设计出来的模型。”
他并没有打算详细阐述这些概念,只是坦然直白的解释道:“都是一些构想中的概念创作,我还没有选定适合场所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大家可以随便看看。如果有机会,我再继续完善它们的详细参数。”
律风一句“随便看看”,桥梁分院的员工已经开始骚动起来。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深谷大桥、十行山大桥、宇川特大桥会在荣誉榜和新闻稿之外的地方被并列起来!
在座的不少人,还亲自参与过画图、改图、实地勘测的过程,并且将这三座桥梁,视为自己工作经历之中的伟大成就。
但是律风的语气,好像只要给他一个确定的建设场地,他就可以像设计越江桥一样,再造三座桥出来!
终于,有人忍不住问道:“律风,你到底研究了多少桥啊!”
律风思索片刻,回答道:“国际上具有突破性成就的桥梁,大约都研究了一些。但是出于桥梁的本土化、适应性的目的,我主要研究了国院参与设计的桥梁,共计二十九座。”
随口一声问话,竟然得到了认真的答案。
二十九座国院参与设计的桥?!
桥梁分院的人已经来不及质疑律风话语的真假了。
国院参与建设了多少桥梁,他们这些在座的员工,不一定能够数得清楚。
但是他们自己参与研究、设计过的桥梁项目,恐怕都没有二十九座那么多。
他们盯着幕布上的桥梁模型,毫不怀疑律风所谓的“研究”,就是像研究曲水湾大桥一样,充满了想将独特专利广泛运用起来的斗志。
“是不是他研究过的桥,设计特性都能用在其他桥上面了?”
“这要是能行,省了我们多少改设计的功夫,能养多少头发啊。”
“我突然想看他设计个我们解决不了的乌雀山大桥、金枝湾大桥出来看看了。”
“因地制宜,因材建桥,搞不好他真的能设计出来。”
窃窃私语变成了大面积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