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摇摇头,指着秦国的地方,道:“若是秦国依旧学习北方匈奴、胡人的礼仪,自然是有可能屠城的,但是历代秦王都仰慕中原文化,欲要东进,屠城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若是那秦王想有朝一日入主中原的话!”
“那便好!”太子婴面色恢复一些。
“太子别高兴的太早,那秦国虽说不屠百姓,但是对于驻守宜阳的官员会屠杀殆尽的,他们对于秦国意味着军功,意味着无尽的财富,到时候驻守宜阳的兵士可能会全军覆没,太子不妨去劝下大王,施行合纵之策略,早日合诸国之力,东对抗齐国,西对抗秦国,以求自保!!”
至于主动出击,公孙衍不是没有想过,不顾终究对于自己之前的五国相王等行动产生了一丝质疑,因此才会先试探一下来自己诸国的诸侯合纵的决心,看他们愿不愿意保存自己国家的大部分实力。
不过公孙衍未曾考虑清楚的一点是,赵国其实是不愿意施行合纵的策略的,甚至来说不愿意参与进去秦国、齐国等诸侯的纷争的。
退而称君便是一种很明显地做法。
在加上赵国如今在胡服令下积极地锻炼新的兵种,因此更加不可能加入合纵的行列。
而赵国的举动势必会影响到中山国,作为赵国一直想灭但是灭不掉的中山国,中山国在齐国的支持下倒是屹立不倒,不过却也是晚年的木头,大厦将倾。
赵国、中山国退出了和其他几国的合纵,那么合纵还是否有必要?
韩国、魏国,楚国?
楚国虽然地处南方,但是对于中原的决心还是很大的,因此若是合纵,真有可能将楚国拉过来,毕竟现在的楚王是日后的楚怀王,他虽然后期混蛋了些,但是现在却还是爱民勤政的好君王。
不过,三国联盟就有些危险了,后院失火的几率太大了。
赵国若是突然攻打魏国,宋国若是突然攻打楚国,而洛阳要是突然攻打韩国……这对于派兵镇压秦国的人一定是一种煎熬,因此这个计划须得五个人统一意见,然而很明显这些人都是各不相同的。
公孙衍的如意算盘打得非常响亮,但是真正能够促成合纵可能的可能性却是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