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王贲去楚国,此王贲并非秦国那个四公子里王翦的儿子,而是一个文士,去楚国的目的自然是为了了解楚国的动向。
派富丁去魏国,派赵爵去齐国,派赵固去掌管胡地。
这些人可以算得上赵国的情报组织和外交官了,至于燕国为什么没派,那是因为将燕太子职迎上王位的时候的那个人是赵国的外交官,有此人在,自不需要赵国再外派人去燕国监视燕国的举动和对赵国的态度。
外交官们既然想展开各国对于赵国的态度,必须在各国的朝堂上为官,各国对于赵国也并无过大的仇恨,一个小官自然允之。
有了官身,外交官们就方便笼络各国人士了。
一个国家有公正严明的官员,自然也就有中饱私囊、蝇营狗苟的贪官,有审法度寸的官员,自然也就有草菅人命的坏官,有真心为国家的兴盛奋斗的官员,也就有假意为民请命之劣官,有·高洁傲岸之臣,也就有同流合污之众。
多面性不仅是君王愿意看到的,也是人性的弱点之下,必然存在的现象。
而赵章的暗度陈仓之策便是要利用各国官员之间的人性的弱点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借粮,并非不可以,这里的暗度陈仓便是将真·暗度陈仓,通过比楚地、齐地粮食价格高一些来收购楚地、齐地的粮食。
这个收购,可以是面向商贾,也可以是一些官员,那些喜爱中饱私囊的官员便是很好的选择,不过此事却不能交给那些外交官去做,而是交给田部吏。
赵章借粮表面上是为了赵国的胡服骑射,实际上他是为了赵奢,此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真正目的,结交赵奢才能让他接下来的路出现可能性。
“中尉,我朝堂上下可曾清正廉明。”赵章想一遭,发现诸位大小官员全部盯着自己,便发问道。
“自……自是”赵文暗道糟糕,赵章此话可谓诛心。
“还请中尉实言相告。”赵章对着赵文一拜,随即道,“中尉一职,选贤举能,分辨忠奸,中尉识人无数,以为朝堂人人清廉,事事正明?”
“不知太子有何指教?”赵文将皮球踢回去,他可不会做自乱阵脚的事情。
“那为何寅中,我自东门来时,见衣不蔽体之民,见骨瘦如柴之民,吾曾听闻,府尉等大小官员言及邯郸,皆说民富物腴,此为民富?此为物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