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吃干股,万事不操心。
然而他们忘记了,那样的话就不得人力,不得人心。
当闻人升在富集店铺,整合店铺人才,王巡抚的动作也开始了。
清理田亩。
仅仅半个月,他们就从王府太监那里清出来万亩土地。
还要超出王巡抚的预计。
这都是占的官田。
也就是本来就是官府的土地,大明土地属性很复杂,有民田,有官田,有皇庄,有军田,有藩王所有,有太监占田。
有很多土地都很肥沃。
该镇多出万亩官田的话,那就是一年能多产8万石细粮。
原因很简单,那些土地都是沿河,有水渠甚至有水车的土地。
好地才值得王府太监下力气。
旱涝保收,不是空话。
甚至多下点力气,多精细化管理一下,也不用什么领先技术,只要将这时代农书里讲的东西给用上,就能每亩多产一石,也就是多产万石。
其实农业技术传播极慢。
即便有农书,但大部分人是文盲,秀才又不屑于学杂学,都将精神用在科举的八股经义上。
这就导致辛辛苦苦积累的技术,最后流传不开,不能促进社会进步。
儒学一家之害,莫大于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