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发发段子,点评一下时政,等粉丝积累差不多了,发发广告,坐在家里也能赚钱。
这不是刘明在胡思乱想,而是他这几天观察出来的结果。
在华系亚,没有网红这个概念。
哪怕是那些有微博的明星,也只是把这里当做一个宣传平台,他们和粉丝的距离,真的很远。
而大众只会对新鲜的,有独特属性的人感兴趣,不再会对千篇一律的面孔和腔调多看两眼,多听两句。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人会倾向于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
所以心理学家建议,不管是面试,追女孩,推销业务,我们都应该尽量在肢体动作、兴趣爱好等维度上,表现出和面试官、女孩儿、被推销者相似的地方。
这一理论在网络人格的塑造上非常管用。
每一个群体,都有他们特定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尽量表现得贴近他们,就能博得他们的好感。
刘明如今的做法,其实就符合这一点。
一个接地气,时不时拿身边人甚至自己调侃的过气艺人。
单凭这个标签,就有无数网民会心动关注。
就好像现在。
仅仅是因为周菲菲转发了刘明的那条微博,刘明的微博粉丝,再次增长了二十万。
就这个增长速度,虽然比那些一线明星差了很多,但已经快要追赶上那些三线艺人了。
毕竟,这才几天的时间。
当然,对于这个道理,刘明不是不明白。
不过,他却没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