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通过国君方才简短几句话,张育便大致知道了魏无忌的意图。
厉兵秣马四年多,这个时候特别的关注鲁国事件,这难道不是准备对鲁国齐国动手了?
想到此处,张育也确定了自己接下来说话的方向,在骂了鲁国之后,他便接着道:“君上明鉴,那齐国更是可恶,擅自出兵干涉鲁国之政,如今更是公然派兵占领曲阜,实在天理难容!”
若说国君反应过大,但此时的丞相反应岂不更大?
可朝臣们也不是笨蛋,揣摩上意本就是基本功,此时有人也闻出了味来。
接着便是廷尉赵禹站出来道:“君上,丞相所言甚是,姬觅勾结齐人,鲁国已是一片哀鸿遍野,惨绝人寰!”
知道有人明白自己意思,魏无忌此时也假惺惺问道:“寡人视其国民,如见自家子民受苦,心痛难耐啊!”
现在的朝臣们,在魏无忌四年来继续搓揉下,一个个都被驯服。
这时候没人站出来唱反调,一个个只想着顺着魏无忌的话去说,让自己更入国君之眼。
所以,此时御史大夫郑玄便道:“君上为诸侯伯长,诸侯之民亦为君上之民,岂能任由鲁地百姓受苦!”
还别说,郑玄这话是真说到点子上了,便听魏无忌立马问道:“那寡人该当如何?”
看见国君问计郑玄,其他人即便想要说话,此时也闭上了嘴巴,谁让他们晚了一步。
郑玄面色肃然,然后便道:“臣以为,君上当出兵鲁地,驱逐鲁伯姬觅和齐人,还鲁地百姓太平!”
郑玄这话说得很漂亮,把魏国出兵鲁国说得是义正言辞,也给魏军的军事行动打上了正义的标签。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魏无忌自己是相信的,因为他需要这样一个理由。
因为,只有这种在道义上站得住脚的战争,在拿下鲁国后其百姓才不会有大的反抗和抵触情绪。
说完这些,魏无忌一收先前悲恸面容,然后对主事军尉府的徐安宏道:“徐柱国,立即传令郑昌和刘玄霸,出兵鲁国驱逐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