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不希望就这么失去万城,也不希望那两万大军全军覆没,但他知道救了便正中魏军下怀,这又让他不能去救。
坐在自己将堂内,卫长天挥退了大堂内外的兵卒吏员,唯独留下了他的幕僚“陈先生”。
之前正是在这位“陈先生”的建议下,卫长天才求来了咸阳的援兵,同时也保住了自己大将的位置。
所以真有什么事的时候,卫长天还是愿意和自己的幕僚好好谈谈,因为这可以让他少犯错误。
“先生,本将不救万城,你说是不是错了!”卫长天问道,他最后还是决定不救万城。
陈先生叹了口气后才道:“在下知道将军有苦难言,不救万城便有两万大军覆灭之祸,救则恐使大军陷于魏军埋伏,可能酿成大祸!”
所以说了这些,这位陈先生也不能给卫长天更好的建议,因为选择本就只有这么两个。
这时,又听卫长天道:“正是大战时刻,也不知朝堂上那帮人怎么想的,居然派出使团向魏军言和!”
一想起这事儿,卫长天便觉得气恼……自己这些人在前线打生打死,可后面那些人却干出求和之事。
要知道,两军交战讲究的便是个士气,秦国官方主动求和的行为对士气无疑是个巨大打击。
即便下面普通士卒了解此事不多,但中上级军官们都是知晓此事的,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好的影响。
“也不知君上是何作想,居然也会同意那些人的想法!”卫长天很是无奈道。
可这时,这位陈先生却是眼睛转了转,然后便道:“此事,怕也没那么简单,君上自是知晓其中利害,恐怕他也是不得已!”
这下卫长天倒来了精神,听自己幕僚这口气,好像还知道些内情似的。
于是卫长天便问道:“先生有何见教?”
轮到自己表现的时候到了,这位陈先生微微思索后,便道:“将军可知,如今朝堂上可分为几股势力?”
卫长天都不用想,便答道:“还能有什么,当然是西部和东部两大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