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都是他提拔起来的亲信之臣,且能力都很不俗,姬宵要干大事很需要这些人。
“尔等无罪,是那些乱臣贼子的过错!”姬宵神色怆然,很是悲愤道。
这几年魏国一直很安分,姬宵甚至都认为,两家接亲后这样的状态会持续更久,哪知道魏国还是反了。
一想到自己那位妹夫,姬宵在愤怒的同时心里还有些发怵,如今的长平大营聚集了十几万大军,再加上西关大营便将近二十万大军。
二十万大军,魏国人想干什么?之前几年魏国安分这些问题都没暴露出来,如今却已是火烧眉毛。
而现在的秦国齐国,也各自面临诸多问题,他们还能挡住魏国吗?姬宵很是担忧。
姬宵顿时觉得头疼,然后他缓缓坐回御座上,扶住额头痛苦不堪!
“陛下,保重身体啊!”下方臣子劝慰道,眼下他们却帮不上什么忙。
忍着头疼,姬宵便道:“你们都起来,各自都去忙吧……新军筹备之事,需得加快速度了!”
众臣立即应诺,他们知道留在此地于事无补,还不如都去忙自己的差事。
随后,便听姬宵接着道:“肖秉留下……其他人都去吧!”
肖秉,便是当初姬宵派去犒劳魏军的那位使者,如今也是姬宵最为亲信之臣。
…………
上洛这边天子震怒,而在咸阳的秦公赢巽得知肖国之事后同样是大怒!
但他的大怒与姬宵不同,他是不满于魏国人的步步紧逼,而他秦国却只能眼睁睁看着。
“去,传召前线大营,将顾校给寡人撤了,即刻押解咸阳问罪!”赢巽怒声道,同样将殿内众臣吓得战战兢兢。
顾校便是负责统领大军支援唐国的主将,显然赢巽是将局面崩坏的责任归在了他的身上。
虽然在座诸位都知道顾校已经尽了全力,实际怪不到他头上,但所有大臣都无一人站出来为这位顾将军说话。
如果不是顾校延误军机的过错,难道是国君犹豫不决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