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投降归顺朝廷,他李自成并不陌生。但投降造反,这也不能是家常便饭,更何况眼前的情况如此特殊?
那年他被困车厢峡,走投无路,十三家义军数万兵马,他投降了,他归顺朝廷了,愿意接受招安,后来又反水了,同样扯起了闯字大旗。
可是现在,他也是被迫投降,被困西安走投无路,他只能投降归顺。这个朝廷现在对他不薄,免除了他一切罪责,对他加官进爵,委以重用,可是现在朝廷竟然劝他反对朝廷造反?
这是他从未接触过之事,李自成思来想后,拿着这封信,看看信,思考思考,思考思考,再看看信。
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了,这个反自己必须得造。
理由当然是充分的,从公的方面说,自己现在是奉旨造反,即便是失败了,死了,也不会身败名裂,说不定还会名留青史。
从私的方面说,他是为救自己的女儿,于情于理,也是天经地义。
而且除了公的方面和私的方面之外,他还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并未熄灭的心,这颗心就是帝王之心。
因此他拿着这封信在屋里,转了十八圈之后,下定了决心,奉旨造反!
李自成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旦定下了目标,就要为自己的目标而不遗余力。
然而他要造反,不管是假戏真唱,或者真戏假唱。他都必须得过眼前这一关,因为眼前不是他一个人,他现在明军的先锋官,整个先锋营还有四五千兵将。
他得策反先锋营,总比他一个人光杆司令干好。李自成知道他不但要造朱由崧的反,将来他可能造张献忠的反,他没有一点本钱怎么能行呢?
可是这五千先锋营,李自成挨个排了排这些兵将的头头脑脑,他原来的老部下没有几个,兵随将令草随风,要策反这些兵,首先他要策反这些当头的将,思忖之后他命令手下把副将叫了过来。
屏退左右,李自成对这名副将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