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提笔画圈的王主簿,赵嘉按下额角青筋。再看竹简上的人名,眼角一抽,刚按下去的青筋又鼓了起来。
不是说养不起吗?
这样截胡良心不会痛?
王主簿面上带笑,下笔干脆利落,显然良心一点不痛。口称多亏云中盐场,要不然,仅凭郡内的储备,还真养不起这样的军队。
“此乃赵县尉之功。”
赵嘉默然。
他不想说话,只想静静。
王主簿要人不算,还在军营蹭饭。一顿吃下去十张蒸饼,小半扇羊肋,就饭量而言,丝毫不亚于军中壮汉。偏偏还是一副清风朗月、济济彬彬儒雅范。
看着空掉的碗盘,赵嘉决定尽快把人礼送出营,免得剩下的更卒也被圈走,一个都留不下。
进入八月,更卒陆续还家,准备今岁秋收。
因采用牛耕和堆肥法,加上天公作美,地里的谷穗粒粒饱满。依照老农的推算,每亩少说能收两石。
这样的收成在边郡绝对是丰产。
为确保不出差错,临近穗熟,农人们陆续在地头搭起窝棚,夜间就睡在这里,压根不惧嚎叫的野兽。
青壮彪悍,老人和少年也不遑多让。
赵嘉一次到畜场,亲眼见到卫青和阿稚抬着一头野狼。据说是被守田的长伯打死。没用弓箭,抄起镰刀直接断颈。
越近收割,众人的情绪越是紧张,一是提防北边的匈奴,二是担忧突降大雨。
懂得天候的老农告诉赵嘉,近期恐有雨,最好尽快收割。哪怕还是晴空万里,赵嘉也不敢轻忽,迅速组织人手,抓紧收割粟麦,脱粒晾晒,收归谷仓。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十分正确。
就在最后一批粟米送入粮仓时,雨云自北飘来,晴空被遮挡,天空中黑压压一片。闪电突然落下,劈中一株榆木,树身起火的同时,雷声轰鸣,大雨倾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