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婶,阿东这么好的技术,说不定过两天又有人请他去修机器,还能挣大钱呢。”刘向国说道。
“哪有这么好的事。”唐玉华并没有奢望大学都没读的儿子现在就能挣钱。
刘启原从外边回来,听说自己儿子修机器得了两千块钱,心里也大大吃了一惊。
晚上,高兴的唐玉华又杀了一只土鸡。
还真是让刘向国说对了,三天之后,曾哥来找刘向东,说是邻镇一家工厂老板听周老板说刘向东会修机器,所以想请刘向东到他厂里去帮忙。
有生意上门,刘向东当然不会拒绝。由于要到邻镇去,而且去了肯定要在外边过夜,所以,刘向东要向父母汇报。
“会修就修,别自大。”刘启原教导道。
“人家给多少就拿多少,别乱要钱。”这是唐玉华的告诫。
在曾哥的带领下,刘向东来到邻镇的一家松脂厂。
这两年,松脂的行情很好,这家松脂厂添了一台新机器之后,仍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可再添一台新机器的资金压力又太大,厂子的黄老板又不太愿意。在听到周老板在饭桌上讲了刘向东的事情之后,黄老板就想让刘向东试试。
“阿东,我就直接说吧。一台这样的新机子要七八万。如果你能帮我修好这台旧机子,至少能用一年,我就给你五千块。”黄老板爽快地说道。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这样简单的机器,对刘向东来说没有难度,但刘向东仍谦虚地说:“黄老板,那我就试试。”
三天后,旧机子重新转起来。
黄老板二话没说,当着刘向东的面,点出五十张老人头。
当刘向东把这五十张老人头交给母亲唐玉华的时候,唐玉华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呢。刘启原看着那一大叠的钱,感到自己这身手艺赶不上时代了。儿子三天就挣到自己两年才挣到的钱,这让他一时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