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广菩在当初却也没说什么,反而赞叹他的心态。
这种做法,让老聃自信心更加充足,更加确信自己能够通过自己的想法创出最适合自己的道果大道修行法门出来,由此而自信十足的前来听广菩与罗浮讲道。
而在听道之后,他方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浅薄,多么的可笑。
道果大道渊深难测,其中包罗万有,几乎其中最为浅显的一点道理都足以让一名完全没有接触过道果大道的金仙体悟千百年都不一定能够悟透了。
以这老聃的基础,便是一部道果大道的修行法门摆放在他的面前,他怕是也需要耗费数以千万年计算的时间方能悟出其中一二分玄妙,想要将之改变,将之变化成完全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那除非他此时的道行境界提升千万倍,更将这一部法门修入骨髓,从而完全体悟其中的玄妙方才有着那么一丝不一定能够成功的可能。
明白这些,老聃又如何能够不对自己的想法而羞愧?
看得老聃如此羞愧,广菩却只是一笑,发出一股无形力量将他扶起,道:“何必如此羞愧?你此时的能力虽不足以做到,但只要有心,却总有一日能够做到的,切不可因此而失去这等宏愿。”
罗纯阳与罗果两人听得老聃与广菩的交谈,对老聃的目光有了微微的改变。
那种改变却并非是觉得他不自量力的鄙视,而是一种看新奇物品的好奇。其中有着探究,有着敬佩,却就是没有鄙视。
之所以如此,却是他们都是阅历极其丰富的存在,所见识到的各式各样的修士也都繁多到无法想象。
但却是第一次看到一个心态如此超卓的修士。
没错,在他们看来,老聃的这种一心修行自己所创造的,最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的心态便是超卓。
这天地间本来是没有什么修行法门的,是因为天地间第一批诞生的生灵通过观察天地演化,观察自然景观的种种变化,体悟一切自身之外的变化方才最终创出了洪荒天地之间的第一批修行法门。之后通过无数次的发展,方才产生了此时洪荒天地之间无穷无尽,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那众多修行法门的。
而一般修士都追求着前辈高人所创的那些精妙法门,为了那些精妙法门甚至愿意不择手段,却不愿走前辈所走过的道路,去自身挖掘出与自己相合的修行法门,去努力的为洪荒天地之间繁盛的修行文明添砖加瓦。
在这种情况下,老聃的这种与众不同的心态虽稍显不知天高地厚,但却是极其超卓的,不与凡俗等同的心态。
这种心态不应该出现在一名后天生灵身上,反而是应该出现在一名先天神身上方才算是正常的。
正是因为如此,罗纯阳与罗果两人方才会用如此目光看着老聃。
老聃感觉到罗纯阳与罗果的目光,不由得对这师兄师姐增加了许多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