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那五千亿亿个符文分类,这对于罗帆来说并不算什么困难之事,只是太过繁复,太过枯燥而已。
花费了千年时间。
罗帆方才将那五千亿亿个符文分成了三百六十五个类别。
其中,数量最少的,反而是最基础,最简单,最本源的四万八千个似乎只是一个笔画便能勾勒出来的符文。
虽是最基础,最简单,最本源的符文,但这些符文也是包罗万有,几乎将整个宇宙,整个天地,一切时空的方方面面都包含在其中。
什么地水火风,什么金木水火土,什么时间,什么空间,什么虚无,什么杀戮,一切的一切,都被这四万八千个符文所蕴含。
除了这四万八千个符文之外,其他三百六十五个类别在复杂程度上以某种跨度向上提升。
第二类的数量比这最基础的四万八千个符文多上十倍,在复杂程度上也是大上十倍。
第三类又比第二类多上十倍,复杂程度大上十倍……
以此类推,一直到第三百六十五类,那数量已是如同天上繁星一般不可计数,那复杂程度也达到了普通人看上一眼便会承受不住那复杂而脑袋整个爆开的地步!
罗帆并不为这些符文的复杂程度而动容,而是直接忽略一切表象,抓向那最根本的点,也便是那最基础,最简单,最本源的四万八千个似乎极其简陋的符文!
一切复杂的系统,其根源都是极其简单的。
便如同地球二十一世纪复杂得无法理解的种种计算机,其根源,不就是代表零和一的一个个开关吗……
与此相同的,那繁复至无法想象的符文,其基础,也只不过是眼前那四万八千个最基础的符文。
无论多复杂,多繁复的,多玄奥的符文,追根溯源,最终都必定能够从这四万八千个符文之中找到其痕迹,也必然能够通过这最基础的符文演变,组合而成!
正是因为知晓此点,罗帆直接将那其他三百六十四类符文扫在一边,而用自己的全部精力来体悟那四万八千个符文。
那四万八千个符文看似简单,却直达根源。
每一丝线条,每一点转折,每一丝结构,都在讲述着整个地球宇宙最为本源的大道玄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