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工作小组干脆弄出了几个方案,供两个大佬自己选择。
方案无非是双方名字的拆解组合、谐音组合和重新制定新名字,穆东看完,心里都不大满意。
一番思量之后,他专门给汪嵬打去电话,认真告诉对方,就叫大东机场,为了这个名字,大东航空愿意做出适当让步。
汪嵬答应了,表示具体的细则,让下面的人继续谈。
9月中旬,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在机场项目立项之后,大东航空出资5亿元人民币,买断双方合作机场的命名权。
5亿元确实不少,但是相较于高达500亿元人民币的预估建设投资,这个价格,也就不算多了。
同时,对于机场项目股权,双方也做了初步约定,注册资金暂定50亿元,大东集团持股不低于40%,顺丰快递持股不低于30%,其余30%的股份,留作机场所在地政府投资。
至于政府可能会不投资,呵呵,不存在的。
……
一切约定好,形成了项目计划书和可行性分析报告,9月下旬,穆老板赶赴京城,开始按照流程,走访相关部门,递交了立项申请。
与此同时,穆老板和汪老板联合放出风声,表达了建设自有机场,开始进行选址工作的想法。
消息一出,四方震动。
普通人或许会感概一番,觉得眼下的快递公司真是了不得,不但有自己的飞机,竟然还要建设自己的机场了。
同行不由得有些郁闷。虽然数个快递公司都有了几架飞机,但是和大东、顺风这两家资产狂魔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而距离自建机场,更是遥遥无期。
至于是不是掺和一下机场投资,呵呵,还是算了吧,人家这次不可能带着大家一起玩了,玩不转啊!
而很多城市主官知道折腾个消息之后,则立即行动起来,通过多种方式手段联系穆东和汪嵬。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机场,如果真的建立起来,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数年内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意味着建成后大量的就业机会,意味着细水长流的税收收入。如果政府入上一股,则意味着一份稳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