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想法门,其原理有二,一个是借观想之法参悟天道法则,一个是借观想之法来观心。
杨玄真一边思考,一边参悟心力法门,整个人慢慢的进入深层次的入定中。
话说,大多数人无法观心,都是由于自己无法真正的静下来,心随物转,如河水一般,川流不息。
有人会说,修行之人,心灵清净。
真是如此吗?其实,修行之人的心念更多,也更为复杂,不过,修行之人的念头非常快,比凡人快百倍,千倍,万倍。
如天仙的念头,比超级光脑的处理速度还要快,所以,天仙不怕念头繁杂,但是,天仙仍然没有达到真正的‘静’,所以,天仙只能初步的领悟心力法门。
心力要入门,就一定要理解几个关键点,一个是静,一个是专注的静,一个是主意识,一个是副意识,如果能把这几个要点弄清楚,心力就能入门了。
首先,说到静,什么是静?什么是专注的静?
杨玄真来斜月大世界的时候,也不明白什么是静,什么是专注的静,他能把心力修练到第二层冰心境界,完全是利益于自己在盘龙世界的修行,再一个,就是利益于小册子的辅助功能。
如今,杨玄真观看了斜月大世界的诸多功法和修练心得后,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修行理论。
也可以这行说,杨玄真创造了一部更加完整的修行功法,按此功法修行,可以直达心力第三层境界,主宰之境。
再说静与专注的静,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修士,亦或者天仙,都是在静中,而不是专注的静。
当然了,对于普通凡人来说,即使是普通的静,也很难达到。
普通人想获得安静,就只能静静的坐着,慢慢的让自己安静下来,又或者,睡觉的时候,这时候,是处于一种相对的安静中。
为什么说是相对的安静?因为,即使是在睡眠中,人也会做梦,思维还在运转,所以,睡眠也只是相对的静。
杨玄真创造法门,为了尽善尽美,给凡人开创一条路,所以,杨玄真写的非常细。
杨玄真在功法的总纲写到这样一句话。